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向着春天奔赴而至

星城也在这万物生发的季节了

燃起了新的热情!


地铁直达市区遛娃新“顶流”

与毛爷爷隔江合影的无边“海景”广场

南法风情的江边小洋楼格外出片

最是一年春好处

搭乘地铁出游

和娃来趟激情燃烧的怀旧之旅吧

线路:

恰同学少年广场(碧沙湖站5号口)——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第一师范站)——油脂厂·1936(灵官渡站1号口)

看海、遛娃,和毛爹爹隔江say hello!

春江水暖,猫了一冬的娃儿们先知。


阳光下,草坪也似猫儿般,懒洋洋、毛绒绒的。尽管是青黄不接的节气,却好似随着春风吹拂,万物都欣欣然活泼了起来。

睽违已久,早已因与毛爹爹合影而走红,坐落在天心区沿江风光带的打卡点,也以另一种方式和春天一起上新——恰同学少年广场开门迎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取自《沁园春长沙》的广场恰如其名,刚开放的它既有着青春的面庞,又不失丰富的内涵,更不缺自带的顶级“流量”。


“早就在小红书上看到过这个网红打卡机位,不用登上橘子洲,就能跟毛爷爷一起合影。”错峰出游,从江西来长沙旅游的李女士笑呵呵地说。


从碧沙湖地铁站5号口出来,隔着湘江中路遥望,沿江步道上,人们比肩接踵。簇新的老长沙南站公交站正对着广场,一棵漂亮的香樟与砖红色的车站互成映衬,站台也变成了人们休憩的地点。



广场上最具出片效果的,当属那面写着《沁园春・长沙》中‘恰同学少年’词句的红砖墙,要是你恰好带了长焦镜头,那这个广场绝对是隔江和毛爷爷合影的绝佳点位。” 李女士微笑着分享道。


抬眼望去,澄澈的湘江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漂亮的轮船拖着长长的汽笛从青年毛泽东雕像前路过,惊得一群鸽子扑棱棱四散而去。

此时的星城,在江风徐徐间,仿若充满南法风情的滨海小城。


对岸层峦叠嶂的岳麓山若隐若现,山影与江水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壮美又宁静的画面。见此情景,佳佳自然而然地吟诵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稚嫩的童声里,满是对伟人诗词的敬意与理解。


广场上,来自各地的摄影师们正架着 “长枪短炮”,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外地游客们怀揣着对这座城市和伟人的敬仰,兴奋地四处打卡;本地市民们也趁着闲暇时光,来到广场感受这独特的氛围。

广场的背后,两栋砖红色的小洋楼也格外引人注目。正在营业的它们分别是兼具文创店功能的咖啡厅,另一栋则靠近原南湖水厂的“网红机位”,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家旅拍店,一堵红色的砖墙隔绝了市民游客好奇的摄像头。



“哆来咪”温馨提醒:

玩点:广场以及沿江风光带可带娃散步、赏景,摄影。咖啡厅、旅拍店均有免费的洗手间,旅拍店有多种风格衣服可以选择,小朋友的中山装和女学生装、汉服等都很可爱。

槽点:原本的“网红机位”已经被围墙堵住,“门票”需要50元(入口在旅拍店1楼,附赠专人摄像和电子照片);附近的停车位严重不足,江边不少违停车辆。

穿越、激情,走进樟树下的千年学府

在一师范站下地铁。

步行百米余,沿途绿树成荫,火红的旗帜飘荡,青绿色复古制式的墙面沿街而立,阳光打在古树上,在墙面上投下斑驳倒影。


不同于广场上人声鼎沸,坐落于长沙城南门外妙高峰下,遥对岳麓,近临湘江,绿树掩映下的千年学府——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以下简称湖南一师),因着春天的到来,备显宁静闲适,遛娃的家长们沿街漫步,过往的市民有条不紊,有种历史与现代交错的奇妙感觉。


“娃听说毛爷爷曾在这里读书,下一站就一定要来这里打卡。”来走亲戚的汪女士笑着说。湖南一师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渊源。


作为湖湘学派发源地和湖湘文化传播地,湖南一师不仅风光迤逦,置有“城南十景”,更重要的是,这里曾走出过众多的历史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而让更多人熟知它的,更因为这里是青年毛泽东求学的地方,1913年至1922年,他在此求学、执教,并从事早期革命活动。


进入旧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着“第一师范”4个大字的门楼。进入大厅,两面墙上发表雕刻着湖南一师的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




“天气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带孩子过来散步,给他讲述那些年的故事。”家住附近的李奶奶介绍,可沿着校门——礼堂——教室——革命活动陈列馆的顺序,从右向左游览。

走进教学楼,木质的楼梯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墙壁上挂着的老照片和名人名言,拾阶而上,便能抵达第八班教室,也是伟人曾学习的地方。


再往里走,便抵达了一师旧址大礼堂,周末午后,来游览的孩子们自发站在礼堂上诵念着诗词、向伟人敬礼,也有游客肃穆静止,静静感受着这一刻的古朴庄重。


“哆来咪”温馨提示:

玩法:参观游览湖南一师旧址,也可提前预约讲座,带娃来一趟有意义的游学之旅。

建议:家长可以提前做好功课,在带娃游览的过程中,一边游览一边讲故事,寓教于乐。

怀旧、复古,漫步百年工业旧址

最后一站,从灵官渡地铁站1号口出站,迎面便能看见长沙油脂厂·1963园区的打卡墙。


斑驳的做旧墙面留存着时间流逝的痕迹,大开的窗框圈住了湘江上碧蓝的天空,初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古建上,漂亮的红砖建筑与天空构成一幅温柔的画。


这里是拥有88年历史的长沙油脂厂旧址,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文创街区。


沿着园区街道往里走,大大小小、新旧不一的十二个油罐跃然眼前。这些油罐从1936到2001年陆续建造,矗立园中,它们像一部鲜活的油脂厂发展史。



里头开放的艺术馆、咖啡店等尚未开业,临近的家长带着小朋友兀自开发了新的遛娃玩法——打球。不时有市民游客步入园区,安静地观赏旧址残留的工业痕迹。


“走进厂区,能够让娃更直观地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故事,知道祖国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长沙妈妈龚女士笑着说。

在园区的专题展览区域,亲子游客可以看到长沙油脂厂的发展历程,墙上还展出了一些当时的油票和报纸,这些看起来颇不起眼的小物件是最直观的印记,见证了植物油料统购统销的盛景,也印刻了长沙老百姓凭油票打油的时代记忆。


“哆来咪”温馨提示:

玩法:参观、打卡、拍摄,了解油脂厂的前世今生,带娃增长见识,学习工业知识。

建议:注意,油脂厂前的草坪是禁止踩踏的哟!此外初春时节温差较大,户外出游应做好保暖准备,多带一件外套,同时油脂厂参观也是乘坐地铁更方便,若是自驾,车可停油脂厂后的停车场区域(不是很大)。

各位宝爸宝妈快来加入

“湖南妈妈去哪玩”交流群

景点推荐 遛娃实践分享 避坑解疑

群里真的很会聊

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采编 | 冯晓雅

二审 | 陈寒冰 三审 | 邓魏

联系电话 | 0731-88849276

妈妈去哪玩

亲子 | 旅游 | 交友 | 生活方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