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账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们完全守劳动法——可他们更苦。
让我们深入探讨劳动法执行困境的真相,这并非简单的是否愿意执行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深层次社会经济结构的复杂议题。
面对这一话题,有人急于批判,却往往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这不禁让人反思,是否我们在寻找解决方案时,也迷失了方向?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像大洋那边的国家那样严格执行劳动法,企业确实无法再强迫员工996。但随之而来的,真的就是我们期待的美好生活吗?或许,我们会看到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选择增加人手,但同时调整薪资结构。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客观分析。
当前,假设你每月工作300小时,收入6000元,那么你的时薪约为20元。若劳动法严格限制工作时间至每月160小时,初看之下,似乎工作负担大大减轻。然而,市场有其自身的调节机制。在劳动力供需关系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很可能会逐步下滑,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点。几年之后,你可能会发现,曾经6000元的月薪已缩水至3200元。
大部分的钱谁剥削走了呢?我认为是资产的租赁方,而且不劳而获。
在当前社会,房租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大负担。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人无法拥有自己的房子,只能选择租房。房东通过出租房子,提供了住宅服务,满足了租客的居住需求。然而,一些房东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断上涨房租,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如私改水电表等。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租客的生活成本,也使得房租在许多人的收入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种不劳而获的现象,实际上是对劳动者的一种变相剥削。
但剥削的不止是租房,公司运营的成本,租赁所用的场所、乃至消防、卫生、公关费用,最后运营成本都要分摊到每个人身上。这些无形的成本,最终都由劳动者承担。企业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将这些成本转嫁给员工,导致员工的实际收入进一步减少。这种现象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遍,劳动者虽然表面上享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但实际上却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而付出更多的劳动。
面对这样的现实,生活成本不变,收入却大幅减少,你可以选择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无论是晚上还是周末,都可以成为你增加收入的机会。你会发现自己最终还是要工作300小时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但这一切都是出于你的自愿,完全合法合规。
这正是许多发达国家劳动市场的现状。尽管法律严格规定了工作时间,但大多数人,尤其是中下层民众,为了生计,往往不得不超出法定时间工作。这背后的根本矛盾,并非几部法律所能解决,而是深深植根于生产关系之中。我们知道,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识体现,要让劳动者让无产阶级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落实之后也无法让钱落袋到每个人更多,到底哪个阶层在吸血呢?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根本原因是在于某些肉食阶级的不劳而获。
就像上海豪车炫富的时候,抖音上面的那条评论一样:
那不是豪车,那是你本该拥有的上四休三、早九晚五,月入过万,那是本该属于你的五险一金,你父母的社保福利!
我们无法在古代的土壤上栽种出现代公司的参天大树,地主、小农与贵族的体系不让,任何明君或圣人的出现,都无法改变这一历史进程。今天已经2025年了,我相信大家应该明白,真正的改变不是靠一纸法律,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让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的主人,而不是被剥削的对象。否则,无论法律多么完善,都只是掩盖问题的遮羞布,无法真正解决劳动者的困境。
我们无法在古代的土壤上栽种出现代公司的参天大树,地主、小农与贵族的体系不让,任何明君或圣人的出现,都无法改变这一历史进程。今天已经2025年了,我相信大家应该明白,真正的改变不是靠一纸法律,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让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的主人,而不是被剥削的对象。否则,无论法律多么完善,都只是掩盖问题的遮羞布,无法真正解决劳动者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