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特朗普上台后,贸易战成为美中关系的主旋律。
最初,美国提出的关税幅度高达100%,但最终却选择了10%的关税。
这让不少人疑惑,特朗普为什么没有对中国下死手?
这个问题欧盟国家想不出来,但俄罗斯却似乎早已看穿了背后的真正原因。
那么,特朗普究竟为何做出这个选择呢?
欧盟的困惑
欧盟27国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充满疑惑和焦虑。
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在特朗普上台后试图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同时避免成为美国贸易战的直接受害者。
然而,美国对中国的高额关税威胁让欧盟始终无法搞清楚特朗普的真正意图。
特朗普曾提出过多种关税方案,包括10%、25%、甚至100%的版本,而最终实施的10%关税令欧盟无法理解。
欧盟认为,美国本应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以迫使中国在经济上做出更多妥协。
面对这样的情况,欧盟的高层在多次表态中表示希望与美国保持合作,避免将经济冲突进一步升级。
比如冯德莱恩曾提议,用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来替代俄罗斯天然气,从而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而欧盟外交官则不断呼吁特朗普转变对华策略,避免把关税作为唯一的解决方案。
然而,特朗普似乎对欧盟的劝告不予理会,反而坚定执行了自己的关税政策,令欧盟更加不解。
这种局面引发了欧盟的极大不安。
尽管特朗普表面上与欧盟有一定的合作,但从关税政策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打算让欧盟轻松避开冲突的核心。
欧盟认为,特朗普的做法更多的是通过“分化”策略来施加压力,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同时也使其他国家无法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明显的优惠。
欧盟的困惑在于,他们看不清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似乎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利益,更像是一种政治博弈,这种不透明性让欧盟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而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欧盟的高层不断试图与特朗普进行沟通,但似乎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
俄罗斯的清晰理解
相比欧盟的迷茫,俄罗斯对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显得特别“清楚”。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一些专家认为,特朗普其实并不是想通过加征关税来彻底打压中国,而是想通过这种“施压”的方式促使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
瓦尔代俱乐部的专家德米特里·苏斯洛夫也表示,特朗普的做法更像是一种“邀请”。
就是以实力为基础,逼迫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议题上做出回应,而不是直接发动一场全面的贸易战。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的10%关税,并不是最严厉的选择。
反而,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盟友的关税上调至25%,这一举措反映了特朗普的策略背后包含的双重目标。
首先,通过加大对这些国家的关税压力,特朗普迫使其在一些问题上做出让步。
尤其是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重谈过程中,墨西哥和加拿大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更多要求。
其次,美国通过较低的关税标准来与中国进行谈判,既维持了美国的强硬姿态,又避免了彻底破坏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这种反应从侧面印证了俄罗斯的分析:
美国并不是对中国怀有彻底“敌意”,而是希望通过这种逐步加压的方式,逼迫中国坐上谈判桌。
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在加征关税时,选择了一个相对保守的10%,而不是直接抡起“重锤”。
他其实并不想把局势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是试图通过展示美国的经济力量,迫使中国在谈判中做出让步。
对于俄罗斯来说,美国的这一策略,既是一种维护全球领导地位的手段,也是一种引导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方式。
因此,俄罗斯早已看穿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特朗普并非完全不对中国下死手,而是为了在关键领域获得更多的经济与政治利益。
这种深刻的理解让俄罗斯在中美贸易战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让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策略更加明晰。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务部对美国关税政策迅速做出回应,表明中国不惧怕美国的贸易压力,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捍卫国家利益。
简而言之就是美国这套中国不吃,关税大棒也吓不到中国。
对于特朗普来说,早日抛弃零和博弈的思维,转向更加合作共赢的方式,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参考资料:
俄专家: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是以实力促对话的邀请而非贸易战-俄罗斯卫星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