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特朗普首会石破茂,在经济方面达成的成果,比地缘政治更为重要。为什么说日美国经济合作意向有了新的突破?日本也从与美国的讨价还价中,提升了日本经济伙伴关系,拆除了威胁日本经济前景的关税地雷。中国的经济振兴,需要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而非对抗。
一、特朗普首会石破茂,在经济方面达成的成果,比地缘政治更为重要。
根据美联社周六的报道,周末新任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举行了首次首脑会谈,发布了包含“追求日美关系新的黄金时代”的联合声明,表明推动美日关系的决心。
石破茂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是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后会见的第一个亚洲国家领导人,也是第一个G7国家领导人,不可谓不重要。
但国内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将焦点集中在渲染日美领导人会面对我们的指手画脚,或者日本这个小弟要向美国老大表忠心方面,而忽略了这次会面对全球经济、特别是亚太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这样既不客观,也不冷静。
比如《新民晚报》直接在报道的标题上说,“石破茂访美,日本要当模范盟友“,还说为了这次会谈,日方已经备足“礼物”,准备一次性满足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治需要,以免未来在关税和亚太安全政策上被美国“背刺”而陷入被动。
而《观察者网》的报道更为偏颇,胡诌“特朗普拉着石破茂炒作:中国进攻性太强了,咱们得联手“,将原本为了两国各自利益的日本首脑讨价还价后达成协议的正常的协商过程,包装成了一次日美反华的阴谋磋商。
国际社会,除了侵略成性的某大帝,绝大多数国家的交往其实都是为了各国自己的利益而合纵连横,即使一些世界观相近的国际联盟,也是如此。遇事大家一块商议,互相提条件,大家均懂得取舍进退,最后方能达成一致的意见。比如G7,互相间有一致的决定,比如制裁俄罗斯,也有对盟友的批评或指责,比如英国明确反对特朗普曾经流露出的牺牲乌克兰利益来达成俄乌停战协议的念头。还有互相施压,比如美国威胁对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马上宣布对等还击美国,然后各自退步继续磋商。
三郎认为,石破茂与特朗普的首次会谈,有两大看点:
一是日本与美国的达成的经济合作意向,比地缘政治更为重要。因为两人签署的涉及地缘方面的条款,没有一条突破了以往的双边协议,但在经济合作方面,却有新的突破。
二是日美在经济合作方面的讨价还价,是国际合作的经典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二、为什么说日本与美国的达成的经济合作意向,有了新的突破?
特朗普从竞选到当选,实施进出口的平衡贸易、双倍关税的对等贸易,一直是其国际贸易政策的基石。从国际合作方面而言,贸易毕竟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仅仅是你想向谁出口、想从哪进口的自由,也有拒绝对谁出口、不从哪进口的自由,没有哪个国家必须向你提供你想要的商品,或者必须购买你想卖的商品,更没有义务为其他国家提供贸易顺差。最后能够达成进出口协议,主要还是依靠各国之间的互相协商或谈判。
日本与我们一样,是一个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其出口额占到其GDP的17%左右。所以在特朗普提及美国对日的巨额贸易赤字后,石破茂意识到合作伙伴的需求所在。
2024年,美国对日本出口797.4亿美元,从日本进口1482.1亿美元,美日贸易逆差为684.7亿美元。占到双边贸易额的3成左右。日本对美出口,占到其出口总额的21%左右。可以说,美国是日本重要的出口市场,客户不满意了,如果你还想留住客户,自然不能埋怨客户打压、挑刺,甚至辱骂客户,而应该关心客户的痛点,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所以石破茂选择主动去大客户家拜访大客户,与大客户协调沟通如何尽量满足需求,解决痛点。
石破茂与特朗普在首次会谈中,特朗普提到,“长期的贸易逆差削弱了我们的经济。我们计划解决与日本之间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他同时表示欢迎扩大对美国的投资。特朗普的痛点就是美日贸易逆差,需求就是欢迎日本通过对美投资,转移日本的产能,从而将日本制造业的对日出口转化为在美制造。
根据美国商务部2月5日发布的2024年国际收支基础的贸易统计数据,当年美国贸易赤字为12117亿美元,比2023年增加了14%,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按通关基础的贸易赤字对方国家来看,美中贸易赤字以2954亿美元位居第一,美日则以685亿美元排在第七。
所以在会谈中,石破茂同意从几个方面来满足大客户美国的需求,缓解大客户的痛点。
一是双方同意日本扩大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等资源,特朗普对此表示“我们很高兴”。
二是讨论了关于阿拉斯加石油和天然气共同开发的日美项目。石破茂在记者会上表示,“稳定且合理价格的资源供应对日本有利,也有助于减少美国对日贸易逆差” 。
三是在阻止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计划的议题上取得了进展。石破茂明确表示“这不是收购,而是投资。将加入日本的技术,制造出好的产品。与特朗普就此达成强烈共识。”特朗普对此表示赞同,并称日本正在考虑“投资而非收购” 美国钢铁公司,并表示“当然可以”。
四是许诺特朗普日本企业将加大对美国的投资。石破茂还表示,“特朗普总统就职后,日本企业对美投资的氛围更加高涨。我告诉他,我们将共同努力,将日本对美投资提升到1万亿美元这一前所未有的规模” 。他还介绍了日本汽车公司丰田和五十铃在美国建厂的计划。当然,这一万亿美元自然包括软银孙正义承诺特朗普的对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5000亿美元投资。
日本给出的承诺,每一条都切中特朗普的需求,美国对日本的痛点自然立马缓解了许多,作为重商主义的特朗普,自然无话可说,必须满意。所以在会谈后的记者招待会上,特朗普对日本不吝赞美之词:“日本是拥有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的国家。首相与我将紧密合作,以维持和平与安全。今天的会谈结束后,我确信日美两国的同盟关系将面向未来继续繁荣。”
三、日本也从与美国的讨价还价中,提升了日本与美国的经济伙伴关系,拆除了威胁日本经济前景的关税地雷。
通过几个小时的商业谈判和贸易沟通,日本在满足美国的需求之后,也收获满满:
一是推动了商业机会,显著增加双边投资和就业。在日本宣布对美国投资一万亿美元的同时,特朗普也承诺推动美国领先的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对日投资;
二是强化产业基础,并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确保两国的全球领先地位;
三是提升应对经济胁迫的能力并增强经济韧性;
四是达成了共同推动自由公平的经济秩序下印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意向。
五是双方还决定继续探讨协调政策,以进一步促进和保护关键及敏感技术,包括通过出口管制增强供应链韧性。
六是将加强能源安全合作,在日本能源领域逐步去俄化以后,美国将向日本提供更具竞争力和稳定供应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并增加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至日本,以实现互利共赢。
四、中国的经济振兴,需要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而非对抗。
2024年,中国商品出口35772亿美元,占到GDP的19%左右,其中对美国出口4757亿美元,占到我们出口总额的13.3%。我们对美贸易顺差高达3611亿美元(2954亿美元是美方数据),占到当年我们贸易顺差总额的39%,占到我们GDP的1.9%。
由于我们的工业产能是按照全球来部署的,在国内需求无法匹配产能之前,对外贸易决定了我们的经济增长前景。而美国又是我们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可以说,中国的经济振兴需要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而非对抗。
虽然特朗普对贸易平衡的执念和关税对等的追求,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麻烦。
比如,内需不足,如果增加从美国进口,必然需要我们牺牲一些我们与其存在较大贸易逆差国家的进口,可能会损伤我们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
比如,如果实现对等关税,我们可能会损失两百多亿元的关税。根据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从2021年以来,我们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一直维持在21%以上,比美国对我们征收的平均关税,大约要高出10%,约2个百分点左右。2024年我们从美国进口1636亿美元商品。
但作为平等的两个经济大国,美国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市场,是我们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国,考虑贸易伙伴的痛点,尽量满足贸易伙伴的需求,从而确保我们庞大的工业产能出口,确保经济内循环不畅的部分能够通过外循环来化解,这对我们的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在中美经济领域的合作而非对抗。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