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长宁区全面推进少先队幸福教育,7所学校争创上海市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校,构建多元育人场景,形成特色工作品牌,带领广大少先队员在认识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中健康成长。作为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校,绿苑小学构建具有绿苑特色的“优+”幸福圈,建设“优+生境课堂”“优+智慧劳动”“优+红领巾数字争章”,一起走进他们的幸福三重奏。
优+生境课堂:奏响“15分钟社区幸福圈”
在“空中种植园”化身小小园丁进行种植劳动;在“生境博物馆”观察濒危物种标本;在“苏州河支流”化身“护水小卫士”做净水小实验……走进乐颐生境花园,各色体验活动总能让绿苑的同学们感到趣味无穷。通过与新泾镇团委、社区的紧密合作,绿苑小学大队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课后服务地点搬进了离学校仅200米远的绿园八村“乐颐生境花园”。每周三课后服务时间段,“混龄小队”前往 “优+生境课堂”,在宽广的社区自然天地中奏响幸福乐章。
在这一幸福教育的重要阵地中,每一次活动课内容都指向解决一个真实的趣味“驱动性问题”。“如何向社区居民宣传环保理念?”“如何根据云朵的形状预测天气?”“如何保护社区里的土壤?”队员们组成“混龄小队”,在团队协作中共同完成任务,结交新的学习伙伴,在挑战中感悟所学,增长新知。跨学科项目式的活动设计,不仅让少先队的实践活动“玩”出新花样、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少先队幸福教育的内涵,让队员们在快乐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优+智慧劳动:奏响创新实践的幸福乐章
响应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绿苑小学少先队创新构建“优+智慧劳动”系列活动课程,将科技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劳动中发现科技价值,在科技实践中体验劳动新形态。
走进绿苑小学的芳香植物园,一排排炫酷的机械臂正随着电脑系统口令的下达,实现自动播种和浇水,这便是让无数绿苑队员们直呼“神奇”的智慧种植系统。近年来,学校大队部联动上海市农科院与少科站,率先带领队员研究运用 “优+智慧种植”系统进行活动课程实施,队员们可以通过图形化编程实现全周期的智慧种植、观察记录、对比实验等。学校少先队还充分发挥队组织的灵活优势,组成混龄的“智慧种植科研小队”,高年级学会后可以“传帮带”低年级队员,同时邀请专家辅导员、家长辅导员提供指导,队员们结对开展种植实验,开展小组PK赛,在“耕耘”中收获知识,在“播种”中培育友谊,启发队员们的智慧劳动新视野。
此外,学校少先队还积极探索校外智慧劳动实践基地,在家校社联动中拓宽队员劳动视野。“优+智慧劳动体验营”中,队员们探访“红色电波”球体馆、参观“数字长宁体验馆”、还与区人大代表一同走进虹桥“AI食堂”,体验未来智慧劳动的新样态。在“优+智慧劳动大讲堂”中,科技工作者、劳模代表会作为“校外辅导员”进行科普与劳动讲座,为队员们拓展科创视野,点燃探索智慧劳动的热情。“优+智慧劳动月”中,学校组织队员们在家长辅导员的帮助下,动手创造劳动小发明,在创新实践中提升智慧劳动能力。
优+红领巾数字争章:让队员阶梯激励中的幸福成长
立足长宁区数字基座,绿苑小学全面推行“红领巾奖章”争章体系的实施方案,通过创新搭建“低代码”平台,推出了“优+红领巾数字争章”系统,完善争章激励评价机制。
“优+红领巾数字争章系统”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记录、评价少先队员参与“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的全过程,为辅导员、学生、家长提供随时随地记录争章过程的便捷平台。同时,对队员的争章情况进行量化评价,自动汇总生成“数字争章记录册”,确保争章过程民主公开。
通过数智化支持,“优+红领巾数字争章系统”还串联起各类“优+”活动,供队员、家长、辅导员三方共同记录,打通了校内外、家社校的数据壁垒。同时,系统还设置互动功能,队员之间可相互点赞,家长和辅导员也可为孩子加油鼓劲,增添参与乐趣,激发孩子们争章的积极性。这一数字化系统,创新了少先队活动评价模式,也记录着队员幸福教育的成长足迹。
通过社校联建共育,队员们在社区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幸福,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绿苑小学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优+”幸福教育实践,创新教育形式,丰富课程内涵,加强家社校协同育人,为少先队员搭建更加广阔的成长平台,以“优+幸福圈”奏响每一位少先队员们的幸福人生。
图片来源于绿苑小学
撰稿:何郁柠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