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轻装上阵,踏浪前行,用完美的姿态迎接更好的自己!
来源 | “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丨赵彦鹏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怎么假期这么快就过去了”“我不想开学”……寒假接近尾声,我们难免从孩子们的口中听到诸如此类的“抱怨”。可是这些对新学期的“抗拒”真的是家长眼中的厌学和畏难吗?理解孩子的“抱怨”背后的逻辑,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做好准备,以主动的心态和拥抱的姿态来投身新学期。
如何走出假期“舒适区”,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面临的问题。家长不是只有工作和休息两个开关的机器,学生亦是如此。寒假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回归到家庭角色当中,当假期即将结束,家长们作为成年人可能会面对工作状态的不适,那么孩子们在回到自己的学习者角色时,也可能会面临一场巨大的寒假“戒断反应”。
学生的假期“戒断反应”有不同的成因,他们有些来自假期的生活惯性,有些来自对学业及未来规划的担忧,还有些是因为部分脱离家庭生活导致的分离焦虑或是走进校园生活面临的人际交往压力,更多则是无法自信面对接下来的学期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如何为学生做好开学心理调试与准备,让我们规划出一条清晰的开学前5天状态调试脉络,助力学生完美开学——
倒计时5天
“收心”日
·手机管理
开学前夕,请孩子从云端回到眼前,拒绝手机依恋,克服错失无关信息的恐惧,让自己与网络时代里纷繁的信息短暂隔绝。可以通过放空的方式来分频次、分时段练习提高远离手机的时间,或尝试将注意力转移到运动等无手机参与的活动。睡觉前一小时,减少手机产生的兴奋刺激,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整,为第二天的调试活动做好精力准备。
·阶梯式阅读
将目光转向纸质书籍,通过搭建阅读阶梯来提升专注度,从而达到学习生活中对注意力的需求。阶梯式的阅读,可以是从阅读兴趣爱好相关书籍逐渐向实用工具书籍过渡,也可以是从温故到知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阅读,还可以从时间维度上进行阅读时长的逐步扩展。阅读活动开始之初,可以从已经阅读过但已有些记忆模糊的作品入手,避免直接接触难度较大的作品或知识,通过降低初期参与难度来唤醒记忆力和思考力,逐渐进入深层学习和深度思考的状态。
·家庭长谈
晚餐是家庭成员在一天的忙碌过后沉浸式放松和分享的好时机,新学期开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一次晚餐的制作,享受与家人在餐桌上交流的慢时光。在交流中,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学期家长对自己的期待,也可以诉说自己的成长计划与需求困难。这样的沟通能够减少亲子沟通中的信息差,有助于亲子间达成一致的、可实现的目标,为新学期奠定家庭保障。
倒计时4天
“收纳”日
·学习空间
收纳整理是一门艺术,它能缓释开学前的焦虑与不适感,并在视觉上营造有序、和谐的氛围,为创造性学习提供空间保障。注重功能性的孩子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空间按照学科、工具属性等进行分类,也可以对多余或不必要的物品进行一次断舍离;感受性较强的孩子可以充分挖掘空间潜力,通过认真思考与精心布置让学习空间更富有人文艺术气息,用感官的舒适为学习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仪容仪表
“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这是先贤管子的智慧,也可以为孩子新学期的个人形象提供一种思路和要求。清爽整洁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更是学生个人形象的外在体现。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更加在意自己的外表和形象,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孩子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青春形象。
·假期作业
收纳假期作业的本质目的是回顾假期的学习状态、梳理假期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否令人满意,都能通过创造适度的紧迫感对新学期的到来产生适当的刺激,帮助学生找到理想的开学状态并为之努力。此外,逐一对照作业任务清单来检查假期的完成情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任务管理能力。用完美的作业完成情况来结束一个休整调试的阶段,也让新学期零负担轻松上阵。
倒计时3天
“调试”日
·阶段总结
在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当中,孩子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我们不妨通过文字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也可以使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如vlog、手账本、手工作品等)记录下寒假生活里那些重要的时刻,让每一次进步的量变都能被看见、被铭记,也让它们成为新学期新旅程的支点。
·规律作息
相较于寒假生活的灵活作息,学校生活的作息时间相对稳定。从今天起,拒绝熬夜,早睡早起,也可以调整三餐或起床的时间来协助自己适应校园生活节奏。在调试作息的初期,要打好提前量,并把每一项任务的时间都多预留一些,让自己更加从容。
·提振状态
收回被分散的精力和注意力,不沉溺于开学前的紧张情绪中,不做于现实生活无帮助的空想。通过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做一些适当的拉伸运动等,舒缓身体上的紧张感,提升自己的心理能量,做到有见招拆招、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拒绝内耗。
倒计时2天
“规划”日
·首日清单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规划好自己的开学第一天,不仅要规划好交通出行、饮食起居等环境因素,还要巧用“仪式感”,例如计划在书本上用工整的字迹写下自己的名字,预示自己将用求真的态度面对知识,或是树立一个“问好目标”,通过向身边人问声好这样的微小动作,让自信大方和文明友善成为自己的形象目标。
·月度计划
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写道:“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从对新学期的初体验,到沉淀与积累,再到生成与创造,最后到实现与突破,每个月都应有它独特的作用与意义。列一份清单,把每个月想做的事情、要实现的进步都清晰罗列,让月度计划成为你的月度指引。
·多维目标
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处事方式、心理能量......人如木桶,每一块木板都代表着一个侧面,在协调之中不断精进,才能真正进步与成长。如若你不知设置哪些维度的目标,可以在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中寻得明确的答案——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倒计时1天
“检查”日
·调好闹钟
调好闹钟,安心入睡。这是对自己开学调试成果的第一道检验,设置一个喜欢的闹钟铃声,让明天被喜欢的旋律叫醒。
·整理装备
整装待发,精神抖擞。校服、书包、水杯、纸笔,整理好开学物品,预设一下明天会经历哪些场景、需要哪些工具,让新学期的第一个早晨不慌乱、更从容。
·收拾心情
带上微笑,从容出发。全部调试环节结束,让我们带着满足入睡,再带着微笑醒来。从此刻起,孩子们将带着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与陪伴再度启程,去往他们想要到达的天地。
新程在即,你准备好了吗?收心、收纳、调试、规划和检查,“5天计划”为你缓解焦虑、明晰条理,让我们轻装上阵,踏浪前行,用完美的姿态迎接更好的自己!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 赵彦鹏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