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笑》的写作背景
《深笑》写于1936年,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这首诗的创作,与林徽因的个人经历和感情状态密切相关。
林徽因创作新诗的引路人,是著名诗人徐志摩,两人也一直保持着唱和诗歌的关系。然而,1931年的一天,徐志摩为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突然坠机而逝,毋庸置疑,这对林徽因是巨大的心理冲击,她的诗歌创作也几乎完全停顿了。
林徽因
而创作《深笑》时,她已经完全走出了徐志摩去世的阴影,重新开始写诗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的顺利,社会阅历也丰富起来,诗歌的基调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积极和快乐起来了。
这时她写的《深笑》,就是直接表达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视,对美好的追求,洋溢着甜美欢快的天真,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深笑》
二、《深笑》原文
是谁笑得这么甜,这么深,
这么圆润?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么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幸福你我他
三、《深笑》的内容与结构
在社会生活中,笑容是一种礼貌,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力量,因此微笑,乃至大笑、深笑,是人类一种最美的表情。
在《深笑》这首抒情诗中,诗人以其女性特有的柔情,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轻盈如花的微笑、璀璨夺目的深笑,充分表达了笑容的不同特质和韵味,展现了这种人性之美。
诗人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纯真的意象,以比喻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渲染深笑的纯洁与圆润、灵动与生机,彰显出笑容的绚烂与甜美。
会心一笑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4个“是谁”,分成3组,领起3个诗节,让深笑主人隐身,以便突出她的最美的表情“深笑“,并逐层深入,反复咏唱,表达主题。全诗18行,6行式,3节。
第一节、6行,描写深笑得甜美圆润,而又天真,洋溢着欢快愉悦。这一节,诗人先以“明珠”为喻,描写主人的“深笑”,就像“一串串明珠,闪着光亮”,笑得那么甜美圆润;而且,又从中“迸出天真”,笑得那么纯粹无邪。
再以“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为喻,描写“深笑”就像“清泉浮动”的泉花,从底下深处涌向水面,然后“灿烂”地绽放,又“分散”开来。
这一节,连用两个比喻,写出深笑的甜美圆润,天真无邪,又灿烂光彩,洋溢着欢快愉悦。
大笑
第二节、6行,描写深笑得轻盈而无意,呈现出宁静与温馨。“深笑”的主人青春活力,欢快愉悦,而性格却是宁静的,她无意张扬,而是发自内心的笑着,便又笑得轻盈无意,又像“好花儿开了一朵”。
这朵“好花”,开得“那么轻盈,不惊起谁,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挂着,留恋”,意思是,灿烂的深笑就一朵好花,在宁静地绽放,是那么轻盈,那么自然,不引人注目,只是散发的淡淡细香,随风拂过短墙,在斜阳前丝丝挂着,充满着留恋之情。
这一节,又以好花为喻,写出深笑的温柔含蓄,宁静温馨的特点。
乔氏哈哈大笑
第三节、6行,描写深笑得清脆悦耳,直上云天。在这最后一节,更以“百层高塔”、以及“风铃转动”为喻,表达深笑的感染力量无比宏大,直达百层高塔之上,能够吸引“不知名鸟雀来盘旋”;那深笑的声音又能像“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一样,宏亮而高远,“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扶摇直上,直冲云天”,充满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这里变换了句式,作两次设问,“是谁?笑成风轮转动,摇上云天?”这样改变句式,既避免了句型的呆板,又使语气变得急促,内容也跟着灵动起来,再者,这一隐喻兼用了夸张,加上“?”,就变为几乎“直上云天”了,又增加了夸张的可信度。
诗人热爱生活,在这首诗中,敏锐地捕捉住生活的美好瞬间,选择了丰富的美好意象,通过一系列优美的比喻,将深笑描写得多姿多彩、惟妙惟肖,赋予了笑容不同的特质和韵味,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快乐无限
四、《深笑》的艺术特色
《深笑》不仅描写了深笑的外部形态,还传达了笑容深层蕴含的丰富多彩的美好内容,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首先,这首诗以设问排比,以比喻行文,意象优美,意境悠远。全诗三节都是撇开主语,开门见山,以“是谁笑得……”设问,形成一组排比,构成全诗间架,让人一目了然;
接着,选择五个优美的意象,以“明珠、清泉、好花、高塔、风铃”作比,不仅描写出深笑的外部形态,还渲染出笑容的深层意韵,甜美圆润,天真无邪,轻盈无意,灿烂光彩,又传递着美好生活的纯美意境,洋溢着欢快愉悦、宁静温馨、纯真高雅的情意,充满着宏亮高远、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第二,全诗为六行体,呈倒宝塔形,形式统一,句型相似,节奏明快,音韵和谐。每节6行,句子4长2短,长句大致匀等,短句仅有2字,又每节都前长后短,形成倒宝塔形,三节相叠,玲珑剔透,复沓叠句,回环咏叹;各句又大致相似,节奏清晰明快,音韵轻盈和美,彰显了新月诗派的形式之美。陈存选2025、02、09
参资:百度百科《林徽因·深笑》。
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