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非遗大集在榆林古城大街已热闹开市,多种非遗技艺和产品,在展示的同时,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体验和购买。一场关于非遗的大集不仅弘扬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陕北年味儿。



走进非遗大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榆阳区文化馆布呈的非遗展区,在这里,榆阳泥塑、陕北唢呐、地毯加工技艺、剪纸等非遗产品依次展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热情地向市民、游客介绍各项非遗技艺,讲述非遗故事。



纺线区级非遗传承人雷秋艳说:“这次活动正好赶上了春节假期,本地回来的人多,外地游客也不少,这几天总能碰到要来体验的小朋友,我们真的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更多人了解纺线这个非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非遗大集同时展出了十几项省内外非遗技艺,集市上来自陕西的皮影绘制、淄博的软陶文创产品、寓意平安吉祥的布老虎等非遗项目,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领略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非遗大集上有剪纸、糖画等等一些传统非遗产品,看到心仪的也可以直接买回家,仪式感好,年味也浓。”市民郭牛帅说。


从关中远道而来的非遗产品销售商李青说:“像皮影、糖画、虎头帽,还有灯笼之类的手工非遗产品,都比较受大家的喜欢。”对于李青来说,今年的这个年跟往年有些不一样,“在榆林这些天,我感受到了榆林人的热情,也体验了不一样的陕北年俗,让人记忆深刻!”


通过现场展示、互动体验的非遗大集,不仅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成为了促进地域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样的活动不仅对我们的非遗文化宣传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启发了非遗传承人之后的创作创新,更好地把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下去。”榆阳泥塑区级非遗传承人曹元飞如是说。


除了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非遗大集上的美食区也是人头攒动,本地的拼三鲜等传统美食,香气四溢;来自大连的火爆鱿鱼、长沙的臭豆腐等特色小吃,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往来的市民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欣赏着非遗表演,感受着浓浓的年味。据了解,榆林此次非遗大集将一直持续至元宵节结束。

记者 谢妮妮 张娟娟

编辑 叶蕊 校对 秦学 责编 李治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