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膝关节病的“养筋汤”,唯一养筋的方子
膝盖是一个关节,随着年龄增长,气血减少,供给膝盖的气血也少了,膝盖总是磨损。因此特别需要气血这种“润滑油”,一旦缺少,就会干磨,出现磨损问题。若此时寒气入侵,在缺血的情况下再锻炼,膝盖只会更磨损。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锻炼后膝盖越来越疼的原因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关节功能受限,屈伸不利,不能下蹲、弯腿或伸直,上下楼梯吃力,登山与跳跃更无法完成。膝盖总是隐隐酸痛,有时还木木的,失去弹性,僵硬。
中医认为,膝为筋之府,膝盖问题在于筋而不在骨。肝在体合筋,要养好筋就要养好肝。肝主藏血,筋需大量肝血滋养。现在很多人的骨节作响、无法劈叉都是筋的韧性不够,与气血有很大关系。肝不好,气血就少,膝盖自然出问题。
如何养肝血?
这个方子重用白芍柔肝养血,配合酸枣仁大补肝血。白芍与酸枣仁都是酸的,入肝,可以养肝血。再用麦冬滋阴,甘味缓和关节屈伸不利,补心血,让周身血脉更通畅,解决膝盖痛的问题。肝腎同源,精血一体,补肝一定要补腎。因此,加入熟地补腎阴,少量巴戟天补腎阳,阴阳同补。
养筋汤
白芍30克,熟地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9克,巴戟天9克。
此方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的《辨证录》,专门治疗因劳累导致的筋缩不伸、卧床呻吟、不能举步、遍身疼痛、手臂麻木等症状。一剂筋少舒,四剂筋大舒,十剂疼痛、酸麻之症尽除。
若膝关节久病久痛,有瘀和寒湿,可加桂枝12克、川牛膝12克、三七粉6克(汤药送服)。桂枝温经通络、散寒湿,反佐滋阴药;川牛膝强壮腰膝、引药下行、舒筋活络;三七化瘀消肿止痛,修复损伤。
不仅仅是膝盖有问题可用此方,任何与筋有关的症状、关节屈伸不利都可用。筋长一寸,寿增十年;养筋就是养肝,养肝就是养命。
提示:本文作者不详,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