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请回答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展现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为与成效,2月6日起,部官微开设“厅局长请回答”栏目,邀请各省(区、市)生态环境部门厅(局)长分享工作经验、畅谈工作思路。今日推出“山东篇”~

监测大比武中,山东力拔头筹、士气高涨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

问:可以分享一下2024年的工作亮点吗?请重点说一两项工作。

2024年,山东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论坛致贺信。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成功举办国际零碳岛屿合作倡议发布会,丁薛祥副总理出席活动并致辞。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国家下达的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我省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四年名列前茅,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综合成绩勇夺“三连冠”,五年一届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荣膺综合比武团体第一名,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三年居全国前列。

过去的一年,突出的亮点就是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的全面完成。山东是化工大省、燃煤大省,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高位,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一方面,我们推动开展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持续在源头治污发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预计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1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95.6%。另一方面,我们抓好存量减排,推动关停淘汰低效落后小煤电机组72台、304.95万千瓦,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10.7万辆,累计54%的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全省PM2.5浓度改善5.1%、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2天;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优于年度目标9.2个百分点,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全国前三。

问:2024年遇到最难忘的事件是什么?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在我省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亲致重要贺信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上合组织国家首次举办、我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后举办的首场高级别活动,对服务周边外交大局,深化中亚国家交流合作,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有着重要意义。本次论坛在山东举办,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经过周密筹备、精心组织,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有力推介了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显著成效,有效凝聚了上合组织国家加强合作的坚定决心和推进绿色发展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共识。

为了持续放大论坛效果,部、省、市三级已经启动筹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推动整合国内外各类资源,搭建上合组织国家生态环保信息交流与共享窗口、生态环保人才培养及能力建设平台、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平台、绿色投融资和产业合作平台,聚力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态环保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的旗舰平台。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山东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中获综合比武团体第一名

在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中,山东获综合比武团体第1名、辐射专项比武团体第2名的历史最好成绩,12名参赛选手11人获奖,3人获分项竞赛第一名,获奖人数及分项竞赛第一名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大比武每五年一届,是生态环境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专业技术竞赛,被誉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奥运会”。山东在精英汇聚,角逐激烈的大比武中力拔头筹,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深化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成效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山东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映照。

近年来,山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做好监测垂改“后半篇文章”,省市县三级监测事权和经费保障责任清晰明确,省驻市监测中心与驻市政府、生态环境局协调联系机制运行良好。强化监测能力建设,垂改以来共投入监测能力建设资金6.7亿元,建成全省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公物仓”。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监测大练兵,建成全省监测培训云中心,累计培训3.3万人次,县级监测机构全面恢复检验检测资质,全省监测机构持证人次和持证项次分别提升39%和60%。持续锻造生态环保铁军先锋队,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创新实施监测人才计划,建立文化培育机制,省及16市唱响监测战歌、争当铁军先锋,孕育了“不畏艰险、勇挑重担、求真求实、默默奉献”的山东监测精神,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士气高涨、斗志昂扬。


△山东在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中获综合比武团体第一名

问:落实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工作重点在哪里,工作思路是什么?

2025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走在前、挑大梁”,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引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约束性指标,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绿色低碳转型新优势,努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美丽山东新篇章。

一是扎实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完善美丽山东建设推进机制,积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推动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山东)。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扎实开展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海湾、美丽河湖等“美丽系列”建设。

二是高效服务高质量发展。实行碳排放指标省级收储调剂,千方百计做好环境要素保障。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在部分园区开展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稳妥推进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做好2025年碳市场履约和消耗臭氧层物质履约工作。

三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更高标准推进蓝天保卫战。提升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水平,长流程钢铁企业全面争创环保绩效A级。开展传统产业集群环保治理。累计淘汰19万辆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更高标准推进碧水保卫战。重点国控断面实施“一河一策”精准治理。完成全省黄河流域和重点河湖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任务。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排放强度较2020年实现负增长。更高标准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累计完成1.67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68%。搭建“无废城市”建设信息平台,深入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四是依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压紧压实各级督察整改责任,组织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力争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成绩全国领先,继续做好大气监督帮扶和“两打”行动。对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常态化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非现场执法比例保持在40%以上。

五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2025年度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实战应用大比武。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监测能力建设,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互动时间

看完这篇文章

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评论区

分享互动~

供稿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编辑 | 李夏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