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首选四地探索“三明医改”!

2月6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梳理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对新一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部署。


图源:健康郑州微信公众号

会议明确了2025年主要任务:坚持“一个引领”,实施“五大专项”,强化“五项支撑”,全力推动医学高峰更高、区域医疗更强、基层卫生更稳、健康服务更优。

坚持“一个引领”:坚持“党建引领·医心为民”,提升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实现党建强、基础牢、业务精、作风硬。

实施“五大专项”:聚焦基层基础,深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聚焦能力提升,深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专项;聚焦传承创新,深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专项;聚焦预防为主,深入推动公卫体系建设专项;聚焦均衡持续,深入推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专项。

强化“五项支撑”:强化信息化支撑、项目支撑、法治支撑、安全支撑、科普支撑。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探索契合河南本地实际情况的医改路径

实施“三明医改经验”改革攻坚。其中,巩义、中牟、金水、惠济被选定为市级攻坚示范县区。

力争在政府投入保障、债务化解、薪酬制度改革,以及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为郑州医改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道路。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2025年河南省卫生健康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1月22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的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就已明确,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周口市五座城市被选定为“三明医改”攻坚示范市。

追根溯源,“三明医改”起源于福建省三明市。通过深入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三明医改”成效显著,让药品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有效优化了医保管理体制,使医生能够专注于看病诊疗,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近年来,“三明医改”经验已在全国多地落地生根。各地纷纷深化财政补助、价格、薪酬等多项改革,持续完善医疗体系。未来,“三明医改”还将在“先诊疗后付费”、联合病房、家庭病床等方面展开探索,不断提升群众就医的便捷性与获得感。

推进医疗重大项目建设,

打造中国针灸诊疗的标杆中心

依托郑州市中医院建设世界(中国)中医针灸中心,按照“一年出新出彩、三年基本建成”的目标,该中心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的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推广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布局下,郑州顺势而为,积极推动针灸事业迈向新高峰,立志打造中国针灸诊疗的标杆中心与世界针灸技术的推广高地。

在临床实践方面,郑州市中医院针灸科是传统优势学科,成立于1958年,是郑州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临床科室。该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以“飞针”闻名省内外,不仅开展多种传统针灸治疗方法,还引入了浮针、穴位埋线等新项目,在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等疾病上疗效显著。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完成国家批复3-5年建设目标。积极争取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加快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争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10个。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河南大学的合作。

引进医学博士研究生20名以上,柔性引进人才(团队)30名(个),力争新培养省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5名以上;积极推荐申报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英才计划、国家和省名中医等系列评选。

落实“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行动,发展智能健康管理、智能临床辅助诊断等应用场景。

推动河南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等3个项目开工,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4个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市六院传染病综合救治楼等8个项目竣工投用,新增床位2400张。

巩固提升基层服务基础

加快推进以金水区为代表的15家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打造惠济、上街、高新、经开4个医疗集团建设样板。

抓实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步将产权明晰的公有化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加强市级远程诊疗中心对医共体业务指导和质控。乡镇卫生院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

落实医共体、医疗集团“四个下沉”要求,医共体牵头医院向基层派出至少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医疗集团牵头医院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不少于3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帮扶,每个帮扶周期至少半年。

每个县市打造1-2所具备“五结合”服务功能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公有化建设,全市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占比达到95%以上。

推动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不低于40%的专家号源、预约设备检查等医疗资源交由家庭医生管理支配,推动二级以上医院全科医生作为家庭医生或加入基层家庭医生团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签约、诊疗等服务,引导签约居民首诊家庭医生、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为签约慢病患者提供长期处方服务,为80岁以上签约老年人提供居家药学、护理等服务。

以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重点任务执行情况、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乡村医生补助落实情况、重点人群获得感为重点,完善以资金落实为重点、以结果为导向的项目绩效评价方案,实现每个区县(市)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评价全覆盖。持续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和应用。

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实重点监测对象健康帮扶服务,持续开展“七免一减”等惠民举措。

持续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对三级公立医院CMI、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等22项绩效指标实施月监测、季通报、半年分析和年度评价。

推动人事编制改革。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尽快消化存量,逐步降低空编率。积极推动解决市属公立医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原试点”人员历史遗留问题。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薪酬总量管理制度,建立与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收支情况、债务风险等挂钩的薪酬总量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缩小医院内部业务科室间的收入差距,向儿科、急诊、感染、病理、精神、全科、产科、护理等专业倾斜,力争5年内公立医院业务科室间收入差距降至1.5倍以内;力争到2026年,公立医院人员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达到50%左右。合理确定领导人员薪酬水平,根据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开展领导人员年薪制试点探索。

推进收费机制改革。调整1-2次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推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对社会需要、收费较低的儿科、精神、中医、感染、产科等医疗机构和薄弱科室,积极争取价格调整、政策性亏损补助等支持。

加强业财融合,促进资源有效分配使用,无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非流动负债的公立医院占比、收支平衡的公立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

持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推动中原、荥阳、中牟、管城、金水加快完成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升群体免疫水平,确保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完善全市“1+16”家传染病监测预警中心配置功能。持续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确保新发和输入传染病规范处置率达到100%。

加快推进慢病智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逐步为基层配备数字出诊包、智能血压仪等诊疗设备。在医共体内开展“两病”免费用药试点探索。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整理自健康郑州、大河报、郑州市人民政府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已进入备考季!华医题库更新速度快、视频 / 刷题 / 模拟试卷等功能全、每日可免费刷题练习,点击卡片,开启复习之旅~

(其它学习途径:打开掌上华医→点击“医护助考”)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