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500616331

2月5日,山西太原2024年经济年报发布。据该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418.87亿元,增长1.2%,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

同天,太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范兆森深入市统筹谋划重大项目工作组,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开门红”各项工作再研究、再部署。他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不充分是太原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项目建设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抓手。

他强调,要固化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项目谋划,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持续储备、熟化牵引全局的重大项目,加快推动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要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统筹抓好新建项目开工、续建项目复工,确保各类项目按时间节点压茬推进,合力打好开年“第一仗”。

解读: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2021年,受益于煤炭价格大涨,太原经济总量一举突破5000亿大关,排位上升6位进入全国前五十强城市;增速9.2%也处于百强城市靠前位置——也是在那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太原提出2025年GDP向万亿规模迈进。


不过之后几年,太原未能维持住高速增长,2022年GDP增速3.3%,2023年3.8%,到了2024年则仅为1.2%。从三产结构上看,2024年,太原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0.9%、30.7%、68.4%,增速分别为3.5%、0.1%、1.6%,第二产业规模及增速双项势弱。

工业是一大短板。2024年,太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2%,其中作为规上工业三大类的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2%。与此同时,全市建筑业总产值3710.86亿元,下降11.3%,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4.2个百分点。

眼下,发展不充分被视为太原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项目建设则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抓手。今年初山西发布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名单,611个项目中,有132个项目在太原建设。

这其中包括一批产业转型类项目,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包括太重新能源智能叉车项目、太重中大型工程起重机智能制造项目、山西煤机智能高端煤机装备项目等6个项目。在传统产业转型中创新做法,太原还在寻找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已经推迟了“晋级万亿”时间表——2023年末,太原就提出,到2025年,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到2027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规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依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

#动向

2025年郑州GDP预计增长6%左右

2月8日上午,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市长何雄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郑州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

青岛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月8日上午,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代市长任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青岛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5%左右。围绕实现全年目标,青岛将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包括结合实际,探索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工作机制,服务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能。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

武汉出台10条举措,力促颠覆性技术创新

2月6日,武汉市举行科技创新大会。会上获悉,武汉市出台《武汉市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培育颠覆性技术项目200项以上,20项以上进入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库,在汉落地孵化创新型企业50家以上,建设1个颠覆性技术创新园、3个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孵化基地,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中部核心。

湘桂运河进入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据永州发布消息,近日,湖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湘桂运河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公开招标采购公告,标志着进入项目前期工作阶段。预可研阶段‌是指在项目正式立项前,对项目的功能定位、客货运量、建设标准、线路走向、枢纽方案、投资估算等进行初步研究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项目立项提供依据,据此编制项目建议书,并作为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

#声音

江苏省委机关报连发三问: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

据澎湃新闻消息,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交汇点”客户端在2月7日晚、8日上午连续发布了三篇专稿文章《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

文章从DeepSeek的火爆现象出发,进而延申开讨论城市对于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并直接抛出问题,对标同在长三角的浙江杭州,江苏南京为什么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上述文章中重点对比了南京与杭州在不同的城市定位与产业战略、政策与营商环境、不同高校科研投入与侧重、科技产业化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不同。

并表示,“一个城市的最终发展水平决定了这个城市绝大多数企业、绝大多数工作人口、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幸福感。我们希望南京可以发挥自己的长板优势,并能迅速弥补自己的短板,让自己的城市氛围更宽容、更包容民营力量的生长(而不是漠视或打压)、更注重小微企业。”

#数读

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数量公布,区域分布梯度明显

据浙江发布消息,近日,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简报》。简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3万家,占企业经营主体总量的92.06%,同比增长5.41%,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

从市域分布看,全省11个设区市中,杭州共计92.07万家,占全省民营企业在册数量的26.27%,居浙江省之首。金华、宁波、温州等三个地市,分别有55.87万家、54.40万家、41.36万家,杭金宁温四个城市承载了全省近70%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在册数量在20万家至30万家之间的为台州(27.08万家)、绍兴(23.74万家)、嘉兴(22.67万家);湖州、丽水、衢州和舟山的民营企业在册数量在20万家以下,分别为14.50万家、6.90万家、6.67万家和5.27万家。

#放榜

广东21地市GDP全出炉,深圳增速领跑

2月8日,广东21个地市2024年经济数据全部出炉。2024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万亿级经济大市,经济总量占全省达到六成。此外,和2023年相比,部分地市经济总量又迈上了新的“千亿”台阶:“第五城”惠州GDP突破6000亿元,中山和茂名的GDP均超过4000亿元。



图片来源:广东发布

增速来看,去年有10个地市经济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深圳以5.8%的增速居于全省首位,这主要得益于该市在工业和外贸等领域的强劲表现,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进出口增长16.4%。深圳周边城市东莞、惠州GDP增速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进出口总额等数据表现同样亮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