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是大多数人对就医求诊的切实感受吧,要是有职工医疗保险的话那就能节约不少医疗费用咯。然而医保虽然属于社保保障体系,但由于我国整体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而覆盖率并不算高,从《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看,就算是在岗职工也只有不到50%才有享受到。

为何说这与发展水平有关呢?一览国内各地区的职工医保覆盖率就很明了,虽有特例但整体上还是呈经济水平越好覆盖率就越高的趋向。



如何来观察覆盖率呢?年鉴中有第二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按理这部分职工是可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但因各地企业的自律和发展水平所限而有很大比例并没能投保,我们所要观察的就是这个,以各地的参保人数除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首先要说京津沪可能有总部效应,出现了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多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和的现象,所以就不将它们放在与各省区一起来比较观察了。

那么除了这三个直辖市外,哪些省区的医保覆盖率是排名前列的呢?



论经济发展水平,居省区前列的无疑就是广东、浙江与江苏三大强省了,从医保覆盖率看也正相符,全都在60%以上而高居前三,其中以广东省的67.1%居首。

要知道三大省都是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的,几千万的在岗职工群体一大半都是民企职工,在社会保障上民企是相对不够完善的,所以它们能做到这样的覆盖率水平已是相当优秀了,像同为沿海较发达的山东、福建等省就分别只有46.5%与41.8%的覆盖率,都是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的,这么一对比就有数了。



那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何东北三省、新疆区及宁夏区等为何也能偏高,除了吉林省以46.9%略低于全国一点外,其他都很能达到50%左右了,辽宁省甚至能以58.9%高居第4位,然而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是明显低于山东、福建的呀。

其中缘由应是这些地区的民营经济不是太活跃,因此社会保障相对不完善的民企职工比例相对偏少,而国有单位、外企等基本上都是100%覆盖的,这也就一定拉高了整体覆盖率,这么说大家能认同吗?



而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更好一点但整体经济状况又是偏一般的就只能覆盖率显著偏低了,如中部、西南等地区所属省区就是其中之代表,医保覆盖率都是偏低状态。

中部六省中覆盖率最高的湖北省也刚达到40.3%,其余五省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河南与江西两省分别只有26.7%与22.5%的覆盖率而在各省区倒数两位;另外像重庆与四川在西南地区已是偏高覆盖率了,都能达到45%以上但也还是低于全国,然而像云南、贵州就非常低了,云南省就只能以27.3%而居全国倒数第三位。



综上而言,我国社会保障领域主要还是民营企业还不够完善,许多省区的医保覆盖率很是偏低就是因随着经济扩张而民营经济日趋活跃,但因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足而企业存活率、盈利能力等还一般,因此不能给职工更多保障待遇。

像粤浙苏等东南沿海经济强省已经在制度上开始完善,如要上规上、限上民营企业都必须给职工缴纳社保等,所以也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发展,中西部地区也会逐渐完善起来,让更多职工有此保障,大家说是吧?

最后请来查看下表,详细了解各省市的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情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