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陈慧,今年42岁,来自一个小县城。我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后来在工厂里认识了我的丈夫刘志国,比我大三岁。

他是家里的长子,家境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靠种地为生。结婚后,我们留在县城工作,他在一家机械厂做技术工,我则在商场做导购,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平稳。

婚后第二年,我生下了大儿子刘浩,当时公婆高兴得不得了,特意从老家赶来照顾我月子,嘴上说着“你们夫妻俩辛苦了”,可实际上,婆婆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孙子身上,生怕我照顾不好他。那时我并不在意,觉得长辈疼孙子是天经地义的事。



几年后,我又怀上了二胎,这次是个女儿。当时公婆有些失落,甚至劝我再生一个男孩,说“以后养老还是得靠儿子”。

我听了有些不舒服,但没多争辩。女儿出生后,我和丈夫商量,让她随我姓陈,一方面是因为我父母只有我一个女儿,他们也希望有个后代能延续姓氏;另一方面,我也想表达一种态度——儿子可以随你们刘家,但女儿是我的,既然你们重男轻女,那我就自己疼她

丈夫起初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可这件事却让公婆很不高兴,尤其是婆婆,时不时地在我耳边念叨:“女娃随母姓,不吉利。”



甚至有亲戚来家里做客时,她也会半开玩笑地说:“小丫头随她妈姓,怕是以后要嫁出去就不认我们家了。”这些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知道,争论无意义,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就这样,儿子刘浩,女儿陈然,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我们的家庭看似和谐,实则暗藏矛盾。

而这种不平衡的感觉,直到公婆公布遗嘱的那一刻,才真正让我意识到——不公平,早已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种子



02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儿子刘浩已经15岁,女儿陈然也10岁了。

这十年里,我一直在努力平衡家庭关系,可现实却一次次让我感受到明显的偏心

从孩子们小时候开始,公婆对刘浩的关注就远远超过陈然

小时候,每次我们带孩子回老家,婆婆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刘浩,哪怕是家里仅剩的几颗鸡蛋,也会煮好端到刘浩面前,而陈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有一次,陈然实在忍不住了,伸手去拿刘浩碗里的鸡蛋,婆婆立刻变脸,拍着桌子训斥她:“女孩子家家的,不能这么不懂事!你哥吃完了,奶奶再给你做!”可我们都知道,家里已经没鸡蛋了。



更让我寒心的是,一到过年,婆婆都会给刘浩买新衣服、新鞋子,还会塞上几百块压岁钱,而陈然呢?要么是捡刘浩的旧衣服,要么就是婆婆随便买一件便宜的衣服搪塞过去,压岁钱更是少得可怜,甚至有一年直接说:“女儿迟早是外人,给那么多干什么?”

我当时气得不行,可丈夫却总是劝我:“妈就这思想,你别跟她计较,反正我们自己也能给闺女买。”但我越想越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同样是我的孩子,却要在他们眼里被区别对待?

可能是从小被公婆灌输“男孩重要”的观念,刘浩的性格也开始变得自私,有时候甚至对妹妹颐指气使。



有一次,家里买了一个蛋糕,我特意让两个孩子分着吃。可刘浩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哥哥,我要吃大的!”陈然委屈地看向我,我刚想开口,婆婆就抢先说道:“当然是哥哥吃大的,妹妹就该让着哥哥!

我当时气得不行,直接把蛋糕一分为二,谁也不许多吃。可婆婆却在一旁嘀咕:“女娃就是麻烦,计较得很。

慢慢地,我发现陈然变得越来越敏感和沉默。有时候刘浩欺负她,她也不吭声,只是默默地躲在我身后。每次我安慰她,她都会低声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哥哥不重要?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我的女儿,怎么能被这样对待?

两年前,婆婆突发脑梗,虽然抢救及时,但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从那以后,照顾婆婆的重担就落到了我身上。



按理说,公婆一共有两个儿子,照顾老人的责任应该大家分担,可小叔子早就搬去外地工作,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公婆对这个小儿子也从不抱怨,反倒觉得他在外打拼不容易。可我们呢?住得近,就成了照顾婆婆的理所当然

每天给婆婆做饭、洗衣、按摩、陪她去医院复查,甚至半夜发病了,我都得爬起来照顾。可即便如此,婆婆还是对我不满意,动不动就说:“要是小芳(小叔子的妻子)照顾我,肯定比你细心多了。

我心里憋屈,可丈夫却始终站在公婆那边,觉得照顾老人是我作为媳妇的本分。我心里越来越不平衡,尤其是每次看到婆婆对女儿的冷漠,更是让我寒心。

这一年,公公年纪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他担心自己走后家里会起纷争,于是决定提前立好遗嘱

本来我对这件事没多大兴趣,毕竟公婆的财产也不多,无非是县城里的一套老房子和一点积蓄。可当公公拿出遗嘱,我的心一下子凉透了——

房子归刘浩,存款归小叔子,陈然一分没有!

我忍不住问:“爸,陈然也是你们的孙女,为什么她什么都没有?

公公皱了皱眉,似乎觉得我这个问题很可笑:“她跟你姓陈,又不是刘家的人,凭什么分家产?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狠狠地打在我脸上。原来,在他们心里,女儿跟我姓,就等于不是他们家的人?

我气得发抖,转头看向丈夫,期待他能为女儿说句话。可他只是低着头,沉默不语。

陈然站在一旁,虽然听不太懂大人的话,但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她小声拉着我的衣角问:“妈妈,是不是爷爷奶奶不喜欢我?

我眼泪差点掉下来,蹲下身紧紧抱住她,心里一片悲凉。我辛辛苦苦付出这么多年,到头来,女儿还是被无情地排除在外。

我终于忍不住质问丈夫:“你到底什么意思?你也觉得女儿不该分财产?

丈夫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他们的东西,他们想给谁是他们的事,我们也管不了。

可陈然也是你的女儿!你就这么忍心看她被忽视?

丈夫的沉默让我心寒透顶。我这才明白,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努力维系的家庭,不过是一场笑话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把女儿当作真正的家人。

03

那天晚上,我抱着陈然坐在床上,心里翻江倒海,怎么也睡不着。

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努力、只要我付出,这个家总会有公平的一天。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我一记耳光——在公婆的眼里,我女儿从来不属于这个家,即便她和刘浩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可仅仅因为她随了我的姓,就被当成了外人。

更让我寒心的是,丈夫的沉默

如果他哪怕有一点点的不满,哪怕他站出来为女儿争取一句,我都不会这么绝望。可他什么都没说,仿佛这一切,原本就该如此。

我低头看着怀里的陈然,她已经睡着了,小小的脸上还带着一丝不安。我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心里涌起了一股坚定的念头——既然他们不认她,那我就带她走。

这个家,已经没有我的位置了。

天还没亮,我就做出了决定。我不会再纠结这份遗嘱,也不会再去争什么不公平,因为我终于明白,有些公平,是争不来的

但我可以给女儿创造一个新的未来,一个不需要看人脸色、不需要被人忽视的未来。

天亮的时候,我收拾好了行李,带着陈然出门。刘浩还在睡,丈夫发现我收拾东西后,愣了一下,低声问:“你要去哪?”

我看着他,语气平静而坚定:“带女儿去一个真正属于她的地方。

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

我知道,他不会拦我。因为在他心里,女儿,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可在我心里,她是我的全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