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5年,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艺术创作的持续突破,都为艺术品市场带来了诸多变数。回顾2024年,市场呈现出区域分化加剧、高价拍品热度不断攀升、新锐艺术家崭露头角等态势,这些都为预测2025年艺术品市场的走向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艺术市场究竟将如何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源:各拍卖行

2024年艺术市场回顾:在波动中前行

2024年,艺术市场在波动与变革中前行,呈现出区域分化、高价拍品热度上升、新锐艺术家崛起等显著特点。

市场规模来看,波动与稳定并存。2024年,全球艺术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现当代艺术板块在香港及内地的15大指标拍卖行总成交额从2023年的74.5亿元缩水至2024年的近60亿元。香港市场波动剧烈,苏富比香港的现当代艺术成交总额从2023年的26亿港元降至2024年的13.3亿港元,降幅达50%;而佳士得香港则逆势增长,成交额从2023年的22.98亿港元升至24.3亿港元。相比之下,内地市场表现更为稳定,总成交额虽略有下降,但仍超15亿元,中国嘉德等拍卖行凭借深厚根基稳住了行情。


11月纽约拍卖中,佳士得全球私人洽购部主管暨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联席主席Adrien Meyer为米卡·艾特根珍藏的雷尼·马格利特巨作《光之帝国》落槌,成交价高达1.212亿美元,刷新世界拍卖纪录,亦为2024年拍场上最高成交价拍品 | 图片来源:佳士得

在亿元时代的持续繁荣 2024年,亚洲高价拍品市场表现强劲,成交TOP10拍品总成交额达到11.8亿元,同比增长15.69%。香港和内地均诞生多件亿元拍品。香港市场有3件超过2亿元的高价拍品成交,包括马克・罗斯科的《无题(黄与蓝)》以2.525亿港元成交,成为年度焦点。内地市场同样表现不俗,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在中国嘉德秋拍以5520万元成交。

在艺术家格局方面,可谓传统与新兴的碰撞。二十世纪及国际知名艺术家,如常玉、林风眠等艺术家在2024年表现突出,成交额突破1亿元。然而,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这些艺术家在2025年能否延续辉煌仍存在不确定性。

中国当代艺术家2024年整体表现波动较大,受市场行情和政策影响,高价拍品鲜少出现,市场不确定性增加。2024年新锐艺术家崭露头角,仇晓飞的作品《国营物》在中国嘉德秋拍中以2127.5万元成交,大幅刷新个人拍卖纪录。


“Li Hei Di: 700 Nights of Winter” 展览现场,Pippy Houldsworth画廊,2024年3月 | 图片来源:Pippy Houldsworth画廊

过去的12个月,中国艺术品一级市场保持活跃。2024年我们见证了PODIUM、DNArt Space等新兴画廊的涌现;一批成立更久的知名画廊也纷纷设立新址,如豪瑟沃斯香港中环空间、天线空间上海苏河湾项目空间等;ART021拓展区域版图,首度在香港落地全新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2025年艺术市场展望:暗藏机遇,挑战待破

2025年中国艺术市场前景复杂多变,波动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

从积极方面来看,中国年轻藏家群体不断扩大,持续为市场注入新鲜活力,创造出新的需求增长点;资产配置理念的普及以及投资组合多样化的趋势,也为艺术市场带来了积极影响;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动艺术品交易规范化的政策措施,正逐步显现成效,为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风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仍在持续影响着人们的购买力和投资意愿;美国大选结果及其可能引发的贸易政策调整,其影响范围将波及全球艺术市场;此外,包括中东和东欧地区的地缘冲突,不仅会持续分散藏家对艺术品交易的关注度,还会阻碍国际文化交流的正常开展;而通胀走势的不明朗,也可能进一步加剧艺术市场的波动。

展望2025年,内地市场有望在经济稳健发展的支撑下继续稳定并寻求突破,创新交易模式如线上交易将助力市场规模扩大。高价拍品市场热度不减,藏家对稀缺性高艺术价值作品的追求将推动更多亿元级艺术品诞生。

艺术品交易进入买方市场。预估2025年中国藏家将对艺术品的购买和转售都采取更加谨慎的策略,但总体上艺术品供给端的波动将相对温和,而需求端受经济形势和低迷情绪的影响更甚――这种供需关系的转变将对买方更利好。


数据来源: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2024中国藏家调研”

据,收藏群体这几年变化很大。过去,传统房地产和制造业、互联网企业家在收藏领域较为活跃,现在,大健康、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正在出现新一批的藏家。中国正处于财富大规模代际转移的关键时期,高净值收藏家族中,年轻一代继承人的艺术品味往往与前辈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二级市场中,尽管藏家普遍惜售,但财富代际转移的趋势有望推动拍卖征集和私洽委托量的增加。同时,鉴于当前经济形势,部分藏家可能因财务需求而转售藏品以换取现金流。

在这种背景下,供给端的波动相对温和,需求端则趋于克制,这或许为意向买方创造了机会。事实上,从2024年起,销售端的价格策略、交易条款以及重要精品的供给,已经开始向更贴近买方利益的方向调整。例如,部分拍卖行也降低了佣金比例或提供佣金折扣,2025年艺术品交易的谈判对买方而言可能更加开放。


图片来源:苏富比

艺术家格局方面,二十世纪及国际知名艺术家面临市场变数,中国当代艺术家需重塑与应对挑战,而新锐艺术家则在藏家群体年轻化、审美多元化的趋势下,有望继续大放异彩。此外,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科技发展以及社会文化变化的持续影响,艺术品市场还将面临更多深刻变革。

在代际更迭的浪潮中,现当代艺术市场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风貌。一方面,高位艺术家的经典之作始终是市场上的热门焦点,凭借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历史价值,持续吸引着众多藏家的目光与追捧;另一方面,年轻一代艺术家崭露头角,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技法和大胆的创意,为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无限的可能性,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双重推动下,艺术市场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与拓展。艺术与科技、时尚、影视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日益频繁,新兴媒介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的涌现,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多元的表达方式,同时也为艺术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机遇。

2025年,预计艺术市场还将呈现如下几个趋势:一,中国年轻藏家持续为市场注入新的血液、创造新的需求;二,金融工具助力艺术资产配置和艺术财富管理,近年国家实施政策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动艺术品交易规范化;三,艺术市场数字化脚步加快。

2024年,全球与中国艺术市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经历了诸多挑战与调整,整体呈现出疲软与放缓的态势。然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困境中,新的机遇与希望也在悄然孕育。展望2025年,艺术市场有望在变革与创新的浪潮中实现蜕变,如同凤凰涅槃一般,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开启新的辉煌篇章。

资料来源:天时国际家办、家族企业杂志CFBR、艺术市场趋势等

❖ END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