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刚吃过早饭,在河南省镇平县老庄镇凉水泉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里,村干部、党员代表、在外务工代表,齐聚一堂、暖意融融,轻松的氛围和大家脸上的笑容,让这场“开春第一会”显得轻松欢快。
“凉水泉村依托丰富的资源,文旅发展已初见成效,请大家都为咱村更好发展多出谋划策……”凉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周彦华开门见山。
凉水泉村位于杏花山北麓,隶属于镇平县老庄镇。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山体资源占89%,四周群山环绕,有山有水,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92人,其中党员29人。
村里没有产业,村集体收入微薄,村民大多都外出打工,外村人还形象的比喻凉水泉村是“守着金山,连个金戒指都带不上”,这是前些年,外界对凉水泉村的整体印象。
近年来,凉水泉村结合村域特点,向内挖潜,对外发力,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通过打造的产业发展中心带动本村及周边200多人实现创业就业,村集体经济直线增长到62万元。2022年度、2023年度连续两年获评“五星”党支部,并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康养旅游示范村”。
春节假期,位于凉水泉村的红岭山地运动公园内游人如织,网红滑道、山地卡丁车、儿童游乐场……这里与老庄镇内菩提寺、樱桃沟、太公湖等景区形成互补,正成为镇平旅游新地标,乡村振兴新亮点。
红岭山地运动公园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结合农游一体化打造休闲运动和旅游景点。该景区负责人程飞云还与凉水泉村集体合作投资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成立河南红岭传祺食品饮品有限公司,公司加工农产品和生产饮用山泉水,开发出了一系列双孢菇系列食品,形成了一条劳动密集型双孢菇产业链。年均带动村民就业200余人、增收500余万元。
依靠山水,做强文旅康养产业这篇大文章,让乡亲们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凉水泉村通过打造“孵化器”、打破“天花板”、架设“立交桥”,促进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谱写在山水间。
凉水泉村秉承“山地运动引客,以文旅康养留人,以优质服务拴心”的农文旅发展理念。以怡养一体化项目、红岭山地运动公园、雪枫精神研学基地龙头企业带动,成立凉水泉村旅游合作社,开办活动6场,每年接待游客约23万人次。2024年4月开始开办研学活动32场,共5000人次,村集体经济分红收益13万元。
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收益是必要,将6500亩荒山、750亩土地和17处固定资产,统一打包评估,为招募乡村运营合伙人,实现公司化运营打下坚实基础。回收易地搬迁房32套,租赁闲置房屋11套,流转撂荒地28亩、荒山荒坡300亩,入股龙头企业。鼓励村民发展网红小院、农家乐、民宿和特色休闲吧等新业态,让来到凉水泉的每一个人都能有所乐、有所享、有所获
返乡创业带头人程飞云、吴东明率先发展民宿、农家乐、网红小院,月营业额3万多元。通过打造乡里中心,成立产业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设专家工作站、就业充电站,由“大咖”传经送宝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充电蓄能”,邀请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开展技能培训4场、每月发布就业信息3条。成功举办高标准农田杯趣味运动会、全国四季村晚春晚活动,进一步宣传推广凉水泉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效,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和煦的阳光洒满院子,春风显得温柔,周彦华心中升起了无限的希望,浑身充满了干劲,凉水泉村充满生机和活力,做好“文旅+”这篇乡村文章,让乡亲们过上更加有质量的幸福生活……(来源:南阳市镇平县委宣传部 作者:谭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