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餐网关注到,自2月8日(今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2月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法”)正式生效。

据红餐网了解,新标准法缩小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适用范围,仅允许用于腌渍的蔬菜、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发酵豆制品、熟肉制品(肉罐头类除外)、复合调味料等5类食品。此前可使用该食品添加剂允许的淀粉制品、面包、预制肉品等食品品类已被移除。

众所周知,奶茶中的“珍珠”通常属于淀粉制品。新标准法正式生效之后,或许开珍珠奶茶店的老板得注意了,2月8日前生产的含脱氢乙酸钠钠的珍珠仍能正常使用,但在2月8日后,若在生产珍珠时仍添加脱氢乙酸钠,则违反了新标准法,将面临相关处罚。



为何新标准法要禁用脱氢乙酸钠?

据红餐网了解,脱氢乙酸钠作为一种广谱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等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珍珠奶茶的珍珠,在制作中如果应用脱氢乙酸钠,可使其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状态,这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奶茶店的原材料的制作储备。但是,脱氢乙酸钠含有低微毒量,长期摄入可能会对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潜在风险。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问题日益重视,国际市场对脱氢乙酸钠的管控不断加强,以及可替代的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新标准法或因此调整。

不过也有业内专业人士称,近几年餐饮行业在健康趋势引导下,业内不少珍珠奶茶品牌和门店早已针对原材料进行了升级。比起加了脱氢乙酸钠的珍珠,当下珍珠奶茶市场更倾向于选用相对健康的手作黑糖珍珠。

紧扣健康这一趋势,珍珠奶茶这一新茶饮细分品类凭借“手作”“现熬”等健康标签,再度翻红。借着这股东风,自2024年开始,一批“手作珍珠奶茶专门店”正在积极开拓市场。

比如诞生于广西南宁的煲珠公,打出“做女儿也放心喝的珍珠奶茶”的健康口号,从广西走向深圳、上海等地。在原料上,煲珠公就强调自家珍珠“只有木薯粉”,不添加其他复杂配料,截至目前,红餐大数据显示其全国门店已超400家。


△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同样主打“健康”标签并迅速蹿红的还有陈文鼎。陈文鼎则主打“真茶真奶”,强调不用植脂末、不加奶精。相关数据显示,自2024年开始加速在湖南、山东、河南等地区拓店,目前门店数量已达300家。

越来越多珍珠奶茶品牌跑出,而随着珍珠奶茶市场持续升温,一批头部茶饮品牌也纷纷盯上这一赛道。

比如喜茶,就在去年8月在湖北十堰开设喜茶波波站小店,主打黑糖波波奶茶;来到9月,被誉为珍珠奶茶鼻祖的鹿角巷,也在这股热潮下重返内地市场,目前已在全国14个城市开出门店;而在12月,继乐乐茶、茶百道等多个品牌布局黑糖珍珠市场后,奈雪的茶、甜啦啦也相继推出相关新品。

红餐网认为,大众消费观念逐渐往健康转变,未来将会有越多越多餐饮品牌打起“健康牌”,这为餐饮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增长点。在餐饮行业越来越强调吃得健康的趋势下,新标准法正式生效,对于餐饮人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健康趋势下,餐饮业也将会出现更多像“珍珠奶茶”一般的“翻红”品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红餐网郑颖;编辑:李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