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2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阿克托海镇辖区内的设施农业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映入眼帘,棚内番茄藤蔓郁郁葱葱,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一串串红宝石,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外面冰天雪地,棚里温暖如春,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基地技术负责人徐陈民指着棚内的智能温控系统介绍道。为了应对冬季低温,基地采用了双层保温膜、地暖加温、智能补光等先进技术,确保棚内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内。 在基地中,乌什县远迈农林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徐陈民难掩脸上的自豪,热情地展示棚内的“科技宝藏”。“看,这就是全自动化施肥系统,在系统上设置好时间,它就会按时按量施肥浇水,完全不用人操心。”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营养液精准地渗透到每一株植物根部。

冬季大棚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员工图妮萨克孜·喀斯木一边熟练地采摘番茄,一边高兴地说:“这里离家很近,在这里上班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学到实用的种植技术,每月还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我特别开心。”

据了解,乌什县远迈农林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第一茬圣女果亩产达到5吨,1个大棚占2亩地,收入可达到3万元左右。目前,圣女果已进入采摘期,已全部被收购商以3-5元/公斤的价格预订。

近年来,乌什县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引进更多龙头企业,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新鲜蔬菜的多样化需求,让“菜篮子”变成群众致富增收的“钱袋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