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



深巷

追赶一丛逃亡的黑发

灯光依旧闪烁其词

拒绝站上桃花落尽的高处

看不清树上是否挂着青果

也不知道,岁月划伤的眼睛

躲在哪片叶子后

咖啡浓香锋利成一把刀

紧贴鱼尾纹慢慢划过

过度婉约的旧词节节败退

只有逆行经过的风

还在隐晦的巷口,反复问询

塞满明信片的邮筒去了哪里

醉,或者在菩提树下(组诗)

1.醉夜书

夜色乱了,任由灯火嬗变成桃花

浮浮沉沉。追过半醉的长街

仍然找不到悲鸣的羊和山毛榉

猫站在复古的城墙边,早已忘记了

流淌月光的瓦楞,玻璃幕墙上

映射着谄媚的胡须

奔跑过掸落霓虹的路口

红色高跟鞋卷起一层层锋利

斫进毫无遮拦的胸口

便利店已经打烊,靠着灯柱抽烟的女人

拒绝提及谷雨后走失的麦子

出租车射过来的光里,似乎盛开着野百合

行囊很重,掏不出一粒聊以慰藉的蛙鸣

转过拐角还有路,沿黯色台阶一路下行

尽头是被高楼挤压的巷子

塔吊转过来,碰醒白兰地醉着的春风

侧身穿过解放西路,金汤街和铜锣巷又围拢来

拒绝让出通往朝天门码头的路

2.独自站在菩提树下

独自站在菩提树下

渴望与每一片叶子对话

从缝隙折射下来的光

逆向穿过鱼尾纹和眼角

行人来来往往,无人叫我名字

无人诠释玻璃上蝶形暗影的喻意

鸟儿飞过天桥的时候,我听到了

熟悉的金属碎裂声

转身,已寻不见十字路口,杏黄旗

古城墙,绣春刀和倒下的呐喊

只有一堆泛白的谶语,横斜过来

抵近隐隐作痛的脊骨

3.深夜过上清寺

拖着影子,穿过八一隧道

凌晨一点半,将抵达802路公交车

曾经停靠的上清寺

不知道,说着方言的伙计

是否还在离地三米的梯坎面庄

等我

不会爬上环形天桥

让自己再次迷途

南望,雨季尚在

风衣和伞依然容易走失

此刻,许多窗口都已睡去

没有一双眼睛为我送行

巷口和灯柱,急匆匆从身旁走过

我不会叫醒醉酒的开锁匠

和戴白帽子的猫

触及左脸疤痕,想起失去锋芒的斧钺和三角石碑

以及厮守在远方的树

临近江边,继续寻找冒着黑烟的货轮

丁卯年的蓝衫和月亮,也许还挂在

弦窗外的迷雾中

4.江边

黑色的树站在江对岸,夕阳有些旧

我无法揣测它们此刻的心情

鸟又飞起来了,朝着大船行进的方向

逆行的飞机,正在穿过某年雨后的天空

没人会将我曲躬的身体,想象成一架旧风琴

尽管身后的石头还在低唱桃花朵朵

只有追浪的风,还像十七岁那样轻狂

5.窗口

灯光熄灭。铁栅栏睁着警惕的眼睛

不知道想拦住什么

月光经过时,将一个瘦薄的影子

放在了朝北的窗台上。似乎有人低语

啤酒瓶摔碎溅起的响声

顺着出城大道扬长而去

6.向日葵

又听见了昨夜雨声。不过是临界的向日葵

不再向苍天索要半寸阳光,为何那一阵秋风

执意驱散身旁的月光和蟋蟀。听不清

谁在枯草边呐喊,谁在寅时的微光里噤若寒蝉

孤独喷出的黑色淹没了眼睛,冰冷从发梢滴落

截断向南纵深的路。墓碑一座座耸起

是时候放生困在命里的蚬蝶和蚱蜢了

7.27号楼旁的空地

不确定,是否真有一支远来的响箭射入

篙苍白着,正在与多年前的一场霜

共同描述似是而非的细节

我就站在左边,想一株枯在溪边的刺梨

三只飞过半坡的灰椋鸟,和躲在树后的獾

玻璃里的影像十分模糊,也许

有五月末收割完的麦子

也许有遗忘在寒露前夜的蕃茄

扔一块锥形石子,惊动曲躬着腰的酸浆草

溅起的回音仍然那么熟悉,却没有一只

戏谑过稻草人的蚱蜢跃起

靠近形似呼归石的土坵,似乎有羔羊叫声

几丛愁白了头的马儿杆向南移动了半尺

未问归期

作者:李洪(1973.11-),重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剑影情仇录》、《断臂无言》、《决斗》,中篇小说《乡村葬礼》,出版诗集《独自轻唱》《红尘.烟火.流年》《重影》。作品见《安徽文学》《诗歌月刊》《延河》《鸭绿江》《特区文学》《散文诗世界》《参花》《躬耕》《陕西文学》《辽河》《含笑花》《速读》《天津诗人》《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民族时报》《企业家日报》《北海晚报》《安徽科技报》《精神文明报》《读者报》《武陵都市报》等,有作品入选《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灯盏·2019(下卷)》(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图片:读睡诗人拍摄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