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树(外三首)

文/李洪

1.池边树

把灵魂,镌刻进影子

藏匿在不善言辞的水里

只为旧时的一个承诺

枯槁的头颅,顶着风寒与寂寞

来来往往的人群

无暇顾及,你的哀愁似荒塬一样寥阔

鸟影匆匆,遗落下几枚坚硬的悸动

砸在你波澜不惊的画风里

溅起凌乱水墨,还与谁说

温暖的季风吹响,拂动了

一池荡漾的情思,随风而动的

有那不曾熄灭的意念,影影绰绰

阳光照进水里的时候,远方归来的纸鸢

挂住了,你横斜多时的夙愿

敲响暮鼓,相思的旗应声而落

欢歌骤起,情不自禁的水声

传递着你的喜悦,彻夜难眠啊

隔空犹闻悠悠木铎

2.春日午后

轻松而愉悦。目光穿过

阳光温顺的指尖

我就看见了

一大波兴致盎然的鸟语

掠过贫瘠与寒冷

疾疾赶来

反复刮蹭潜藏一冬的羞涩

蚂蚁拖着几许不易察觉的兴奋

沿信风吹送的方向

一遍又一遍呼唤着

行将醒来的勃发狂唱

桃花正红,几瓣瘦削的叶子

漫不经心地

将鹅黄与青绿层层点缀

几枚藏匿已久的呢喃

趁机长了出来,攀附在

不善言辞的枝丫

当仁不让地争宠,那一片

浩浩荡荡的春光

顾影自怜的女子

斜倚木棉花凌乱的馨香

缱绻的笑靥,丝滑而细薄

斟一杯艳阳,与风对饮

就让我裹一袭迷离花影

欣然醉去吧

3.孤独像夜色一样深邃

裁一段孤独,安放在

无人问津的角落

然后,百无聊赖地

躲在过分修饰的音乐背后

翻看一些令人不安的情愫

月光冰沁,温暖不了

堆积如山的愁绪

挂在二楼窗边的方言

一遍又一遍,描绘着

某些余温尚存的轮廓

内涵缺失的笑声

从伪装的顶篷俯冲而下

夸张而僵硬,滑落进

乖张的夜色

溅不起一丝涟漪

迁徙而来的鸟语

冰冷的灯光与玻璃间

没有安身立命的境地

仓皇逃去,只留下

几枚令人心碎的悲泣

立一束枯槁的蒿草

当作引子

让那些难以舍弃的情事

沿光阴的剖面,蜂拥而至

楔进半梦半醒之间的缝隙

夜空中谁的眼泪在飞

不合时宜的歌词,忐忑地

泊在颤栗的酒杯

一饮而尽,迎风而立的思绪

又一次放飞,向着乡音未改的寂地

4.陶罐

陶罐流尽了最后一滴水

狂欢的人群已经远走

留下一滩皎白的寂寞

封印进罐底

乱石墙下

谁遗落的嘤嘤啜泣

从喑哑的琴弦一泻而下

触动停泊在暗影里

失恋女子的眼泪

反弹回来

击穿最后残留的奢望

酒醉的老者

拖一袭瘦削月光

欲将凡间苦楚注入陶罐

惹得探出墙来的桃花

嫉恨连连

作者:李洪(1973.11-),重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剑影情仇录》、《断臂无言》、《决斗》,中篇小说《乡村葬礼》,出版诗集《独自轻唱》《红尘.烟火.流年》《重影》。作品见《安徽文学》《诗歌月刊》《延河》《鸭绿江》《特区文学》《散文诗世界》《参花》《躬耕》《陕西文学》《辽河》《含笑花》《速读》《天津诗人》《重庆日报》《重庆晚报》《民族时报》《企业家日报》《北海晚报》《安徽科技报》《精神文明报》《读者报》《武陵都市报》等,有作品入选《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灯盏·2019(下卷)》(作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青苔之下

青苔之下,是白石

雨水如旧,故人新

思念,是一种触摸

隔着生死的往事

一片落叶被风吹远

就像一个人消逝的苍茫

怀念

是一座空掉的城

一群白鸽在细雨里飞过

消逝

却在青苔之上

纤足玉藕,素面朝天。站在尘世之外

池塘也是她的庵堂

莲花盛开,向着山水也向着尘世

这是夜晚。荷灯高挂。月亮沉在庵堂

梦一样真实

水一样空灵

又有多少人知道,影子才是肉身的灵魂?

秋风残荷

你在泥沼里

修行雪峰苍鹰来世

我在尘世里梦回

奔马草原的前生

沧海——桑田

诗人牛波说:“船是一只鞋”

船在水上,留不下脚印

但它渡过江河大海

日月在天空留不下痕迹

但它趟过岁月的河

人在尘世,虽能留下暂时的脚印

大多留不下永恒的名字

云在天空虽不能永存

却为大地留下江河

沧海留下桑田

桑田又变了大海

虚舟普度,生死轮回

宇宙万物

是一个迷一样的隐喻

浅草.闲花

闲花落在浅草之上

一朵,一朵的星星,落在黎明

之上

比树叶还稠的日子

被几只早起的鸟儿衔上枝头

又落下。落在——

小院、田野、山川

也落在爬满青藤的篱墙

春也匆匆

夏也匆匆

自己的脚步一定要慢下来

就像秋后落尽叶子的树

给归乡的虫儿

让开一段

薄薄的光阴

作者:丁敬显,笔名:水箬野客,男,河南范县人,农民,退伍军人,中共党员。读睡诗社军旅诗人,喜欢诗歌,偶有发表。


钓鱼的人

有一次黄昏

我在漩门湾徘徊

看见一个男人背对着我

坐在被台风推倒的柳树上

钓鱼。他的四周都是水

他的鱼杆

伸进愈来愈浓的暮色

和我的寂寞。我没有打扰他

徘徊了一阵子

便独自归去。而他

安静地陷落

在悄然而至的黑暗中

继续钓鱼

许多年后

我回到了故乡,在距离漩门湾

一千二百公里的小城里

平庸地活着。偶尔

我会想起漩门湾

想起那些黄昏的徘徊

只不过,我已经无法确定

那个钓鱼的人

到底是不是我

咸宝路的蝉鸣

每天上下班

我都骑着电动车

从咸宝路经过

很匆忙

今天休息

我一个人在咸宝路上走着

听着七月的蝉鸣

很悠闲

这些蝉鸣

是从我头顶的树枝间传来的

时而密集,时而稀疏

就象我跌荡起伏的人生

荷塘木桥

仿佛是从我心里延伸出来的

那小小的木桥

把我从尘世的喧嚣

带到翠绿的梦境

那里没有我曾遭遇过的痛苦

只有随风飘荡的芬芳

而一千片荷叶

是一千朵莲花的舞台

一千个娇羞的少女

用粉红的裙裾旋转着打开盛夏

而我不想别的

只想和你在一起

牵手走过这长长的木桥

或者,被一艘小小的船

带往莲荷深处……

作者:李平,七零后业余写作者,打工诗人,一直在谋生的隙缝中坚持写作,2021年被推荐加入了湖北省作家协会,2022年当选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直为工作为生存而忙碌,闲余时读书,坚持写作,位虽卑微,却从不自叹,独自在文字中沿着一句句诗的小径走向那超凡脱俗的精神殿堂。


父亲悼词:愰愰惚惚

当暮秋的白菊开始萎靡

我看见残忍的神灵

拖拽着沉重的枷锁

父亲:给予我良夜

给予我温暖的木碳炉

让我将沮丧焚尽

让我在长夜里倾听

烈风

带来怎样的供词

至今

我无法校正你鼻腔里

发出浓重的乡音

像流淌着殷红血液的

骆马湖

那些悲壮的陈词

是彻夜不休的雨水

送上哀婉的遗训

在你坚强的骨头上

用时光煮酒

用卑微的枣花叩击

岁月的苍桑

在无数空空如也的经卷里

用千年的古枫

为你演绎

你额角的纹理

在枯黄枯黄的槲皮树叶片上

写上你伟岸的一生

我活在你深蓝的水域

对于那个深夜造访的人

不要说出 所有的阴暗部分

必须保留

比如在泛滥的纸上

画上风筝

画上白云

请不要画上那只沉默无语的鸟亦或是杜鹃

我只是活在这个深夜一束卑微的樱花

在你的前世 在你的今生 在你不可预知的来世

请走出深夜迷幻的星座

那苍老的梵音

那铭刻着星星灯火的木鱼

是行走在午夜的游魂

月光来临时

我恰似一株孤傲的腊梅

我用尽我洁白的身躯为你跳一支离别的舞蹈

走出那座璀璨的城池

也许你还站立在美丽的宫殿等待我

将你召入我空荡荡的寝室

像这些不知所措的

蕃蓠怎样地刺破

而我正酝酿着一场迷天大雪

覆盖我深陷的背影

绝望如此真切

泪珠如此虚伪

而那些飞奔而来的雪怎样地冻结我

墨色般的青丝

我必须逃离

必须面对

必须在黎明来临之前 作好选择

那些烈烈的风中

厚厚的落英下

是否早已备好了一杯用于祭奠的酒

阳光正好

我温润的手心

还能攥住什么:

飞鸟逃遁

覆水难收

我正远离我的故土

我的家乡

或者

我只是枯夏里一只

彼于奔命的金蝉

没有人在我

撕心裂肺的吼叫里

唤出一枚顽固的词藻

来抚慰那日渐稀疏的爱情

像一株晦暗的白玫

暗自陈述

一生的磨难

鱼腥草是铺陈在湿地公园

满湖的苍桑

我看见湖岸

渐远的斜阳

吞噬着湖堤山灰暗的风景

撕裂的疼痛在夜风中漫延

而那株菖蒲的顶端

是否还藏着来自

月牙湖畔的灯火

所有的激情是雨季中

沦陷的玫瑰

总在远方的烈火中

淬炼出

蓝精灵的曼妙

在我粗砺的内心

永远有湖水

漫过今夜滔滔的巨浪

形同庙宇中不绝的梵音

来,听一曲采莲

将一把快意的剑

放于烈火中冶炼

放于悲壮的唐诗中

腐蚀

我要

用这暗暗的长夜

为你修炉

为你铸剑

我是玫瑰的持有者

我能听懂野风的召令

或者

我会用千万顷桃木

为你疏理

这明亮的殿堂

爱人呵

我浓郁的爱河里

可有白浪滔天

可有你喃喃低语

向灿烂的云霞

表白吧

我将给你最轻的

枷锁

将你释放

作者:耿兵,网名:厚德载物,七零后,大专文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读睡诗社专栏诗人。九五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作家报》,《诗刋》等一百多种文学刋物,并获全国大奖三十余次,著有诗集《永远不再忧伤》。


破茧成蝶的春光

一转身春光已由明媚

走到了清亮

宛若褪去青涩的少女

在自由的轻吟浅唱

眼前的快乐如此地真实

凝结着大自然的灵光

绿水的包容

总是无处不在

芦芽儿清新脱俗

小鱼儿自由安详

就连天空的倒影

也都在层层地摊开宽广

这越来越接近草木的时光

也越来越接近温柔

越来越接近热烈

让所有卑微的心事

都张开了逐梦的翅膀

也让所有锁定远方的信仰

拥有了破茧成蝶的辉煌

淹没在沙尘里的委屈

岁月亦有委屈

天空积累了

太多的负面情绪

随尘世的苍茫

幽居在细碎的沙尘里

借一场沙尘暴

滚滚而下

飞荡的浮尘

宛若流言蜚语

看不见刀光剑影

却字字诛心

春天背负着沉重

却依然昂扬着斗志

所有的生长都会忍受

不得不忍受的痛

都要忍受风沙的抽打

和飞尘的洗礼

都会噙着泪

坚定地挺直了身

坦然地等待

一切的尘埃落定

让欲滴的苍翠

卷土从来

所有甘居尘世低处的事物

都是无比柔软的

恰如坚韧不拔的马兰花

在一场沙尘暴里

冲洗掉顽固不化的残疾

在破碎的生活里

滋生出勃发的生机

让一朵朵花绽放期冀

强势地推开人间虚无的迷茫

烂漫成生命的奇迹

学会和草木和解

不温不火的日子

当熟悉的城市

深陷沙尘中

就连辉煌的太阳

也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

白日当头

娇花失色

尘埃的问候

总带着挥之不去的泥腥味

一旦深入肺腑

内心的无奈和悲痛

就如一只迷了方向的鸟

除了无奈的挣扎

就只剩下一腔的悲鸣

拍打着迷茫的尘世

和未曾清醒的天空

也许世界的归宿亦是起点

大自然咒语

总活在草木里

在尘世里

沿草木攀援而上

每一丝的反省

都比徒劳无奈的叹息

更接近真理

既然我们不能停止呼吸

那就放下破坏

学会和草木和解

共生共荣

作者:凡富堂,河南郑州市人,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读睡诗社专栏诗人。秉承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幸福的理念,在诗歌的海洋里享受诗意的生活。在《飞天》、《诗歌月刊》 、《诗刊》、《今日头条》、《中国诗人》、《河南诗人》等期刊、微刊发表诗歌1000余首。


与秋雨相逢

墙角的镰刀秋阳闪亮

麦穗高举金黄

夜晚,秋雨来迟

温凉氤氲,黯然神伤

泪雨迷蒙了回家的夜

星星和月亮

将私密都藏在眼里

一窗笑语依旧灯火飘香

从嫩绿到金黄

望眼欲穿,秋雨相逢

湿漉漉的归途

原本一场逃不过的劫

口碑

一座石碑,壮丽巍峨

挺起抗日将士不屈的脊梁

高耸在岁月时空

松涛如歌,鸟鸣如泣

祖孙三代,守碑护魂

七十年风雨传授英雄故事

立起千万座口碑

英灵不朽,浩气长存

漂浮

一团羽毛,姓白名鹅

从骆家塘游来

漂浮在香草湖湛蓝的天空

像朵神游的云

羽质轻而韧,掌骨健而灵

浮绿水,拨清波

白鹅用漂浮悠闲时光

被七岁神童咏成千年绝唱

用漂浮心中仅有的

几声欢愉,曲项向天歌

倾诉无忧的思绪

白鹅网住了许多舒畅的日子

我是一只倦宿湖边的归鸟

无法漂浮半日的宁静

生存是一种状态

漂浮需要足够的功力

作者:正行,原名郑雄,喝汨罗江水长大,当过中学老师,做过市报记者。有诗文见《中国文化报》《儿童文学》《湖南日报》、《散文诗》等报刊。用站立的姿势做人并写诗。


婴儿

教室里

我爱北京天安门

飘向北边的窗外

课桌上的文字印到奖状上

夜的河滩,害羞的月亮躲进了云里

夜的石榴树下,月亮洒下一树愤怒

无灯的地方依然看得见黄光在媚笑

浓浓的铜香

似乎总要把人醺倒

九点的阳光——

照着

五点的劲松

呱吖呱吖——

母亲生下了

婴儿

砂子

身子拔成

陵河岸边一棵椰子树

在身体之外

思维

在思维之外

文字

在文字之上

欲望

在哪?地球感觉不到

今早

从上世纪醒来

陵河褪去衣裳

尽见一滩黄砂

洁白世界

路,像一道卧在地面的炊烟

年龄把脚钉在苍茫前

钉不住的欲望附上了云朵

没有年龄的灵魂

在烟雾缭绕的金像前

接受圣水洗濯

或许

一个婴儿

由此诞生

落日

夜是我的家

不时回头,那赶海人的脚步

不时回头,那牛背吹笛郎

不时回头,那食鸟投林

不时回头,那炊烟渐稀

还是到了家门

在柳梢挂一盏灯

轻轻的,放飞一群荧火虫

莫吵了檐角那对新来雀儿

把妆镜里的倦容收起

把一天的故事柔柔地告诉孩子

把一天的委屈轻轻地给丈夫诉说

夏来了,记得要早起,记得淡妆

不要让大地笑话咋晚睡不好的倦容

作者:陈文彬,笔名:树,1964年2月生,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毕业于海南大学农学专业,读睡诗社会员。从小爱好文学,特别是对诗歌,散文情有独钟,曾在《绿洲》发表过短篇小说。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现已出版诗友合著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诗友们笔耕不辍,诗社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推荐优秀诗作,出品优质诗集,朗诵优秀作品,以多种形式推荐诗人作品,让更多人读优秀作品,体味诗歌文化,我们正在行进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