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今年50岁,自从年纪上来后,身体总是时不时出点小毛病,朋友知道后认为他这是免疫力不行的表现,日常可以多吃点维生素,于是他当天下班就去了附近药店,买了最贵的进口维生素,心想这样吃肯定错不了。
结果吃了一段时间,身体也没见有什么改变,他怀疑可能是吃的不够量,于是从一天一颗改为一天8颗,连续吃了几个月后,身体条件好不好不知道,但整个人倒是黄了不少,而且小便颜色也越来越黄,他这才意识不对,等去了医院检查,医生告知有肝衰竭的前兆,而凶手就是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吃的维生素。
这让他不禁疑惑,维生素不是营养保健品,怎么也会吃出病?补充维生素难道一场消费陷阱?
一、维生素被夸大,健康人群有必要补充吗?
维生素,其实是一种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营养素,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的存在对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维生素,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可能认为只要吃了就对身体好,确实对于缺乏其中关键营养素的人补充维生素可以有很好的治疗性补充,但并不是所有人吃了都会有益。
大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士红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支撑维生素补充和健康效益之间的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常服用维生素的人,往往很自律,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因此很难直接说明健康的来源是维生素,相反维生素的益处可能被夸大了。
《生命时报》曾刊文针对补充维生素的线上民意调查,发现超七成受访者都表示会选择额外补充维生素,而且其中70%的人都是自发性补充,也就是觉得缺了就补,或者别人补我也补的心态。
实际上正常情况下,饮食过程中就可以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二、维生素片致癌再添新证!别再乱吃了!
烟酰胺核糖近年风很大,据说有“不老药”之称,作为一种辅酶,它被发现于牛奶、酵母和啤酒中的维生素B3亚型,可以帮助细胞能量代谢,减少因衰老引起的病理变化。
但2023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国际研究团队带来的研究成果却给出一个颠覆结论,根据报告显示,维生素B3被摄入后会在人体中转化为烟酰胺核苷存在,如果补充不当/过度,引发重病的风险更高,甚至可能诱发癌症的出现和转移。
为评估烟酰胺核苷补充剂对肿瘤转移影响的风险情况,研究员将小鼠分为喂养烟酰胺核苷补充剂和对照组,并观察两组实验最后肿瘤发生和转移情况,发现补充烟酰胺核苷的小鼠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了27%,而且相比于对照组,脑转移瘤的形成要高出227.2%!
同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中国郑州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发布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关于补充维生素与肿瘤发生、转移研究结果发现,维生素C和E等抗氧化剂的补充会增加肿瘤生长和转移风险。《美国医学会杂志》此前也声明维生素补充剂无法对癌症、心血管疾病起到预防作用,盲目补充可能会增加致癌率。
同时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也在《自然》子刊上发布了相关研究,根据研究报告显示,维生素B5虽然摄入后会转换为辅酶,促进细胞生长、新陈代谢,但其中也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所以凡事过犹不及,盲目补充维生素也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切忌人云亦云,对别人有效的产品不见得对你也有效。
三、4种常见维生素,不宜长期过多补充
如今市面上各种维生素补充剂产品,很多人总是不自觉就盲目补充,其实这样并非好事,尤其是维生素过量也会造成健康隐患,建议日常食补为佳,尤其是以下几种维生素,不宜长期过量吃。
1、维生素A
维生素A过量摄入后,会转化为视黄醇存储在肝脏里,增加肝脏负担,而且一次性吃太多还可能引发中毒甚至死亡事件,尤其是孕期过量补充可能会增加畸胎风险。
2、维生素E
很多人都知道维生素e具有抗衰、抗氧化功效,于是不少人为了求美,盲目补充维生素e补充剂,以为吃的越多,效果越好,实际上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e可能导致人体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如果凝血功能不好的人吃了,还可能出现大出血。
3、维生素C
维生素c大家应该不陌生,虽然它的存在对于人体很多生理功能具有重要诱因,但长期大量摄入,也会影响血液、泌尿、消化、免疫等更大系统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引起高铁红细胞贫血、草酸及尿酸结石,影响肠胃功能,加重胃炎。
4、维生素D
维生素d也不宜长期大量吃,尤其是老人,长期摄入可能引发皮肤瘙痒、厌食、消化不良、腹泻、口干等情况,严重还会引起高血压。
总的来说,维生素不是可以随便想补就补的东西,尤其是不确定自己是否缺乏的情况,建议最好还是从日常饮食中获取,保证食物摄入多样性,荤腥搭配,也可以保证维生素摄入量。
参考资料:
[1]《一天8颗维生素,半个月后肝衰竭!医生劝你没病没灾千万别乱补!》.健康时报.2021-06-06.
[2]《男子每天服用维生素,半个月后肝衰竭!这些人,只会越补越差…》 .中国医学论坛报.2023-08-16.
[3]《哪些人要额外补维生素?医生点名这几类人》.生命时报.2024-12-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