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孟子故里济宁邹城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于社区、景区和街头,以暖心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用传统文化浸润城市肌理,“志愿红”与“中国年”的交织,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出别样的温暖与生机。

文化传承:传统年俗喜迎祥和新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邹城志愿者们争相将“孟子思想”融入新春民俗体验,在孟子大剧院广场上,老年大学志愿者合唱团歌唱《孟子》、《天下孟母》等传统文化歌曲;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将“仁义礼智信”等孟子名言写成春联赠予居民;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孟母教子”主题剪纸;通过沙式武术展演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意。“带着孩子一起参与非遗剪纸、观看传统武术展演,既让我们感受了年味,又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居民张女士捧着刚写好的“仁爱传家”春联笑着说。


邹城市千泉街道文博苑社区开展“非遗贺新春 剪出幸福年”志愿服务活动

敲门问暖:上门服务传递节日温情

“王大娘,我们来给您送年货啦!”在邹城市凫山街道,由社区工作者、青年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敲响了独居老人的家门。他们不仅送去米面粮油,还帮助打扫卫生、张贴福字,更用智能手机为老人录制“云拜年”视频。春节期间,邹城市组织开展“敲门问暖”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志愿服务队628支,发动志愿者7542人。聚焦辖区“一老一小一新”群体,累计化解各类矛盾隐患71起,走访困难群众163户。


邹城市凫山街道开展“敲门问暖”志愿服务活动

助力文旅:贴心服务擦亮城市名片

“小朋友,注意脚下,往这里走。”峄山风景区,亚圣救援队扶着游客走下山坡。在火车站、汽车站、旅游景点、公园广场等场所随处可见“志愿红”的身影,他们为出行群众提供路线指引、特殊群体照顾、交通疏导、垃圾清理、应急救援等服务,让游客在旅途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用实际行动彰显孟子故里人民的热情好客。


邹城市亚圣救援队在峄山风景区开展“邹鲁志愿红·助力文明游”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期间,邹城市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敲门问暖”“邹鲁志愿红·助力文明游”等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志愿者1.2万余人次,从社区院落到景区街巷,从文化传承到民生服务,“志愿红”不仅勾勒出孟子故里最温暖的年节图景,更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城市血脉。

(大众新闻记者 李扬 通讯员 郭艺璇 冯浚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