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立春,春耕春播的序幕悄然拉开。在邹城市看庄镇,3.5万亩的春马铃薯迎来了播种的关键时刻。
在看庄镇李楼村春马铃薯种植现场,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着翻犁、起垄、播种、施肥、覆膜。“马铃薯种要放在窝的正中间,地膜要盖严实才能保住潮气……”在李楼村马铃薯种植基地,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兴才一边指导工人栽种,一边给大伙儿发瓶装热水。
村民正在种植马铃薯。
“今年合作社将种植4000余亩马铃薯,为了不误农时,我们从年前就开始动工了。”李兴才说,春耕播种期间,该村用工在1000人次左右。
邹城市看庄镇素有“土豆之乡”的美誉,这儿的土壤疏松、水质优良,为土豆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最近几年,为了延长土豆的采收时间,提早上市来增加农民收益,看庄镇采用了三膜法种植土豆。
“三膜分别是一层地膜,一层大的拱棚膜,拱棚里还有一层小的拱棚膜,这样有了三层膜,即使是早春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夜里土豆也不会被冻透,可以正常生长。”李兴才说,这种多膜覆盖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土豆早春的冻害问题,土豆能够早播种、早上市,还能为复种提供充足的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土豆单位面积产值,促进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
村民正在给马铃薯覆膜。
“三膜土豆大约在4月中下旬就能上市,刚上市时亩产约为5000到6000斤,价格可以卖到2块多一斤,一亩地多的时候能赚一万元左右,种植户都很高兴。”李兴才说。
在这早春土豆播种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播种效果,邹城市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和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我们农技人员包保到村,现场指导农户机械作业,现场解决问题,确保春播工作的顺利推进。”邹城市看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刚介绍。
“按照农技人员指导的种植管理模式,一亩地能产7000斤左右的土豆。”李楼村土豆种植户李继龙笑着说,他今年种植了22亩土豆,预计正常年景下,能收入20万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和往年有所不同,当地一些农户开始采用马铃薯种植机进行播种,不仅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成本。据王刚介绍,机械一天能种植50多亩马铃薯,而以往人工种植的成本高达300多元一亩。现在,通过机械化操作,每亩的成本仅需50到60元,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成本节省了五六倍之多。
村民在种植马铃薯。
近年来,邹城市多措并举持续做大特色土豆产业,除推广三膜种植技术外,还稳步推进土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看庄镇拥有小型土豆种植收获机械3000多台。
看庄土豆于2009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于2013年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通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小土豆”已成长为“大品牌”,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子”。看庄全镇共有30个自然村种植土豆,从业人数达1.8万余人,常年栽培面积3.5万亩,年生产土豆11.2万吨。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张逸通 黄齐 袁新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