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工程。桐梓县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超22万亩,能够稳定保障82万斤以上粮食产能。近几年,该县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通过高标建设、发展产业、优化服务等多方面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狮溪镇黄坪坝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令人瞩目。
绿油油的油菜。 陈桂良摄
走进桐梓县狮溪镇黄坪坝区,一片充满生机的景象映入眼帘。曾经的零散地块,经过统一规划和高标准改造,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这段时间,绿油油的油菜在风中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以前大多都是小块田,油菜亩产最多达到200斤。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后,人工成本减少了,产量也提起来了,油菜产量增加到了250-300斤。”桐梓县狮溪镇大兴村种植户娄和平说,产业路、水源、沟渠都建设好了,对农业产业的发展益处很多。
成片的农业产业。陈桂良摄
产业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2022年底,桐梓县狮溪镇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机耕道46550米、生产便道48704米,新建和改建沟渠74249米,清淤和灌溉沟渠12886米,高效节水铺设水管8390米。耕种效率提高,农田不再“靠天吃饭”,农作物生长有了稳定的环境。今年,该镇种植油菜1.15万亩,黄坪坝区机耕面积达4000亩。
桐梓县狮溪镇高标准农田。 陈桂良摄
“一是大地块的平整;二是土地小块变大块;三是改造基本农田的排灌系统,达到农田冬天不积水、夏天保水的效果。同时通过机耕道的建设,达到了农业生产的一个方便和便捷。”桐梓县狮溪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石国任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从播种、病虫害防治、施肥、收割、烘干,都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桐梓县在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上,高标准农田的规划是重中之重。该县围绕高标准农田,积极布局特色农业产业。除了油菜种植,还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通过引入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 陈桂良摄
“我镇与省农职院、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积极推广无人机植保,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让科技真正扎根田间地头。”桐梓县狮溪镇党委书记胡峰介绍。
科技服务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桐梓县不忘在服务上做文章,积极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还加大对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田间指导。 陈桂良摄
“我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探索坝区粮油轮作‘五机’社会化服务,推行‘农机专业合作社+股经社+农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开发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项目。”胡峰说。
截至目前,桐梓县已累计在狮溪镇、尧龙山镇、木瓜镇等14个乡镇实施高标准农田22万余亩,机耕面积达2万余亩,正在建设的有1万余亩。
谋划产业布局。 陈桂良摄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后,尤其是我们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区域,农技人员需要在技术上有更新,技术指导上也要跟进。”桐梓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梁晔介绍,比如机播的时候要采取什么样的密度、什么样的机型、什么样的播种时间节点,都会有变化,都要随时掌握。
下一步,桐梓县将继续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服务的融合,不断探索创新,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李甜甜、陈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