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音乐、优雅的转身、灵动的舞步……熹微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柳河县胜利小学的教室里,王巍锦正逐一调整着孩子们的基本站姿和手势细节,一次次亲自示范、一遍遍耐心指导,用足尖的艺术浸润着乡村孩子的心灵。
“每周最期待的就是王老师的舞蹈课!”“我喜欢跳舞,让我更自信了。”“我交到很多朋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毫不吝啬地表达着对王老师和舞蹈的热爱。
今年31岁的王巍锦,是通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的一名教师。数载春秋,她在美丽的农村土地上播撒文艺的种子,用舞蹈的火种点燃乡村孩子的快乐之光,是教书匠,亦是成长的守护者;是舞者,更是梦想的引路人。王巍锦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通化好人”、2024年第一季度助人为乐类“吉林好人”。
2016年,王巍锦如愿成为了一名大学舞蹈教师。为了对学科发展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她对通化周边地区乡镇小学舞蹈课开展情况进行了细致调查,发现目前乡村小学的舞蹈课程面临开设不足和缺少专业师资的问题。立志将舞蹈艺术发扬光大的王巍锦主动加入单位的爱心支教志愿服务队伍,先后在通化县、柳河县部分小学开设“舞蹈体验坊”,对部分师生开展古典舞、民族舞和芭蕾舞教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特点不断调整打磨课程。渐渐地,孩子们的舞技有了很大进步,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这让王巍锦感到无比欣慰。
为了让更多乡村孩子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她决定在柳河县胜利小学和孤山子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3年的舞蹈指导,每周进行8学时的舞蹈教学。由于学校偏远、工作时间紧张,她经常天没亮就出发,坐最早的一班客车到学校上课,晚上将孩子们全都安全送回家后再乘最晚的客车返回市里。“只要孩子们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她总是这样说。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她改编创作的东北秧歌课间操在孤山子镇中心小学推广成功,全校师生在操场上共舞的场面蔚为壮观,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艺术名片。
王巍锦的眼里有诗和远方,更有对乡村孩子的爱和眷恋。几年来,她爱心支教近800学时,教授成品舞96支,教学成果在多次比赛中得到肯定。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通师学生的积极参与下,王巍锦创建了山莺舞蹈团,每年带领多位学生到通化周边的乡村中小学支教。其中一名学生毕业后考入柳河县胜利小学,成为一名专职音乐教师。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群有共同追求、共同梦想的人会走得更远。”王巍锦笑着说。“前行的道路上,知道为什么出发,比知道去哪里更重要。我不求学生们能通过舞蹈获得多少财富、取得多少成绩,只希望舞蹈这束光,能照亮他们今后的人生。”
记者:张书源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