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老子故里鹿邑县的太清宫西五公里,有一宫阙,这里有座高台,据传是老子升仙之地,又是老子讲学之所,名叫升仙台亦称老君台。在日军侵略鹿邑县期间,曾用13发炮弹也未撼动老君台,事后日军将领俯首率众叩拜。要知详事,听咱慢慢侃来。

老君台

现在这里的建筑看起来富丽堂皇,叫明道宫,宫内高台老君台高大威严,古时虽为皇家庙宇,可是在战争年代也难逃一劫。老君台始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老君台是鹿邑县独有的一大景观,是老子设坛传道、讲学的地方,据传也是孔子朝谒老子,老子见孔子之所。太清宫被唐朝开国皇帝定为家庙,老子被唐朝李氏集团追认为李氏先祖,在唐朝时以老君台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后来毁于兵火战乱。1938年险毁。2005年根据史料详述得以重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基本恢复了唐时的景致。



命运多舛的老君台

当您爬越三十三级台阶,站在老君台8.84米之巅,眺望远方,看到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色,人们无忧的笑容。你可曾注意,台下苍松内“镶嵌”着的炮弹,老君台墙体上留着的弹孔,白色的方柱用日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刻写的:“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向您诉说着当年的耻辱,展现着这里曾经的枪林弹雨。

在83(1938)年前的6月,侵华日军铁蹄从安徽毫州向西挺进,行至鹿邑县城东边的营子寨村时,就在离城墙三华里的地方停了下来。瞭望鹿邑县城,看到有两个高大的建筑。左边的,是县城城墙的东南角楼——奎星楼,右边的,是供奉着太上老君的老君台。日军误以为它们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命令架起迫击炮,先攻击这两个高大的目标。炮兵梅川太郎受命发炮,第一炮击中了左侧的奎星楼,将奎星楼整个炸得粉碎。梅川太郎开始掉转炮口,对准右侧那个更为高大的建筑。一炮打了出去,没有听到爆炸声,两炮打了出去,还是没有动静。一连打了12发,一颗都没有爆炸。

日军集结部队发起冲锋,当到达老君台时发现是一道宇供奉是太上老君,众倭寇无不惊慌,贼首率众俯首叩拜谢罪,此后一直得以保护。

倭寇的罪证

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12发,有一发打在了老君台的西侧。其中有两发炮弹穿透大殿山墙,一发卡在了大殿内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前的神龛上。



20世纪80年代初,有位名叫梅川太郎的日本老人,来到中国,特别要求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他来到老君台,在老子像前拜了又拜,向旁人讲述了亲身经历的往事。后来又从日本运送和平碑,并于1997年9月19日立于此地,亲签上书: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以此表达在中国所犯下的错。该老人立碑回国后不久,了无遗憾的去世了,此乃后话。

试想如果当时这些炮弹爆炸,我们世人将无法看到现在的一切。当时大殿后边还有两间小殿,是老君炼丹房,房内国民党部队存放了满满一屋子的炸药。



为什么炮弹没炸

个人推测:1、这种外侧砖砌,内填土,堆成的高台,在中州平原一带比较多见,也容易取材,对炮弹有缓冲作用,就如战狼中主角徒手接炮弹一个道理。2、老子在天念《道德经》:"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也就说:战争是“天下无道"的现象,他不反对一切战争,支持正义的战争;只有用慈爱征战的战争,才能获得胜利,用慈爱来守疆护土牢固。孙悟空这个猴子我都收了,你们这群鬼子不正义,就是不让你们炮弹爆炸。3、鬼子炮弹质量不佳,也不可能啊,可是13枚啊?。

以上3点均为本人胡扯八道,不可相信啊,因为本人也不知道为啥13枚炮弹都没炸,是天意还是巧合?是质量问题还是炮手水平问题?是意外还是认为?





这里不仅是宏扬老子思想的基地,而且演绎过太多的历史传奇,有时间的话就来河南周口市鹿邑县,学习老子文化,参观老子遗迹,破解13枚炮弹没炸的秘密。

谢谢您的驻足,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本人将根据正史、野史等资料,持续胡吹乱侃,带您了解不同的历史、人文、风俗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