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政策
NO.1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新华社消息,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单位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推动解决实践中突出问题,回应地方关切。这份意见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启动、调查、评估、磋商、司法确认等全流程办案程序提出具体要求,重点围绕显著轻微、简单和重大三类案件,分别规定了判定原则和办理要求,完善了与行政执法、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强化了资金管理、宣传培训和信息报送等保障机制,指导改革常态化运行。
点评:相关举措不仅提升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还强化了资金管理、宣传培训和信息报送等保障机制,推动改革常态化运行。这一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升企业和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促进绿色转型,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NO.2 六部门联合印发规划,到2035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健全
近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规划》在系统总结天保工程20多年成效经验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规划》以构建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为核心,推动天然林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天然林面积保持在25.8亿亩左右,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功能完备。
点评:天然林保护修复不仅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碳汇能力,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规划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相关产业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
ESG投资
NO.3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降温
据《证券时报》报道,自去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3年度配额清缴工作结束以来,全国碳市场持续降温。复旦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国碳市场碳配额日均收盘价为94.78元/吨,相较于去年12月的日均收盘价99.33元/吨下跌4.6%。成交量方面,1月碳配额日均成交量为11.72万吨,相较去年12月的日均342.57万吨大幅缩水。
点评:碳市场经历了配额清缴等政策调整,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政策走向和配额分配存在不确定性,导致交易活跃度下降。但随着市场扩容与机制完善,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纳入,以及有偿分配比例的逐步提升,市场活跃度有望提升。
ESG行动
NO.4香港会财局研究呼吁加强可持续核证
2月4日,香港会计及财务汇报局发布了一项有关香港可持续汇报及核证市场准备情况的研究。2024年12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路线图,要求大型股发行人和大型金融机构不迟于2028年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准备可持续报告。作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成员,香港会财局将就可持续核证的本地监管框架建议进行公众咨询,以加强可持续实践及汇报的可靠性和公众的信心。本次发布的研究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在可持续汇报和核证方面的准备情况,以及公众利益实体核数师在提供可持续核证和处理财务审计中气候相关风险的准备程度。
点评:香港会财局发布研究,为香港构建全面的可持续披露生态圈提供了支持。通过加强可持续核证,可以提升企业可持续实践及汇报的可靠性和公众信心,推动香港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这一行动将促进香港在ESG领域的国际化接轨,提升市场透明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ESG发布
NO.5 改善监管不足,生态环境部拟升级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
据《第一财经》消息,生态环境部着手修改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以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填补监管漏洞并适应新能源汽车及特殊车型的技术发展。据悉,《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修改单(征求意见稿)已开始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此次修订旨在解决现行标准在软件作弊管控、三轴六轮车型测试缺失、混合动力车监管不足等问题,同时与排放召回制度深度衔接,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绿色转型。
点评:生态环境部拟升级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旨在填补相关监管空白,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推动汽车行业绿色转型。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还为新能源汽车及特殊车型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支持。通过与排放召回制度的深度衔接,新标准将进一步提升汽车行业在环境维度的表现,增强公众对绿色出行的信心。
NO.6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五项行业标准
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了《林地估价规程》等5项行业标准,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5项标准分别为《林地估价规程》《林地分等定级规程》《草地估价规程》《草地分等定级规程》《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由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共同提出、联合发布,更好服务“两统一”职责(指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履行,强化统筹协同,推动部局融合。
点评:相关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林地、草地和湿地资源评估及管理方面的空白,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能够更好地服务“两统一”职责履行,强化统筹协同,推动部局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还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