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招惹中国,中国很强”

这是二战时英国著名的元帅蒙哥马利在上世纪60年代访问完中国后对世界发出的警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在二战期间屡获奇功的优秀统帅,对着刚刚起步的中国得出如此之高的评价?

大家好,这里是围炉话史。带你品历史,看世界。温一壶酒,促膝而坐,听我慢慢为您讲述。



01

蒙哥马利的悲惨的童年经历

1887年11月17日,在二战中立下累累战功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出生在了英国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按理说家境不错的他,童年应该过得十分快乐。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童年的苦难全部来自于他的原生家庭。蒙哥马利的父母是一个典型的老夫少妻组合,他的爸爸在34岁时娶了当时年仅16岁的母亲。由于两人超大的年龄差距,他的父亲极其呵护这个还是个孩子的妻子。于是就将蒙哥马利的母亲养得十分骄纵。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男孩都十分淘气,蒙哥马利也不例外。他时常上蹿下跳的将自己弄的和一个泥猴似的。不仅如此他还喜欢将母亲前脚刚刚整理好的房间弄得一团糟。于是他的母亲对他十分头疼。

一次他不小心打碎了母亲心爱的鱼缸,母亲竟直接对他说:

“伯纳德你就是一个天生的炮灰命,什么都做不好”。



被母亲如此数落的蒙哥马利十分失落,他没想到自己如此敬爱的母亲竟然如此瞧不起自己。于是从此以后,那个无忧无虑的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从此消失不见。

他开始学会了察言观色,通过母亲细微的肢体语言决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否做。

可能也是在这种压抑的童年下,养成了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并且文化成绩极差的蒙哥马利竟然还奇迹般的考上了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从此开始了他开挂般的军人生涯。



02

传奇的军旅生涯

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后,蒙哥马利顺理成章地进入军队成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战期间,身为协约国主要成员的英国军队的一员,蒙哥马利自然有机会登上一战的战场。他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很快就得到上级的青睐连连升级。

战场上毕竟刀剑无眼,蒙哥马利第一次在比利时和法国的战场服役时,差点一命呜呼。但还好他及时被战友送到战地医院保住了性命。一战结束后,他已经荣升为参谋长。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战指挥能力,蒙哥马利决定继续进修。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920年初,蒙哥马利终于考上了坎伯利参谋学院。同年12月底他成功进修完毕,不久就直接被上司召到爱尔兰战场上打仗。

1926年,被陆军军部相中的蒙哥马利受邀回自己的母校坎伯利参谋学院任教。在次年,他邂逅了的一生的挚爱贝蒂.霍巴特。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他过得实在是春风得意。



1937年,带兵有方的蒙哥马利被南部的军区司令长韦维尔看中,荣升为师长。也正因如此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这么说呢?二战中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战役背后都有他指挥的身影。例如: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同样也少不了他的掩护。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的阿拉曼战役等等。甚至就连被誉为军事天才的有着“沙漠之狐”美称的隆美尔也曾是他的手下败将。也是经过这些经典战役后,他成功晋升为元帅



隆美尔

二战结束后,曾经被母亲称之为“炮灰”的蒙哥马利被人亲切地称之为英国的 “军魂”。可见其在作战方面的成就之高。



03

英国军魂蒙哥马利游中国

1958年,已经闲赋在家的蒙哥马利开始思考关于世界和平的问题。经过思考后蒙哥马特发现原来他发现自己大半生追求的以暴制暴的方式,在对抑制战争方面丝毫没有一点用处。于是善于思考的蒙哥马特就在想这世界上有什么法子,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获得世界和平。

在欧洲一直没有得到任何解惑的蒙哥马利,决定去遥远的东方瞧瞧。这个困惑了自己许久的问题,在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东方能否得到解决。于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到刚成立不久后的中国瞧瞧。



在蒙哥马利学习到的知识里,中国虽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因为迂腐无能的清王朝的统治,导致这个东方大国逐渐与世界脱轨。后来在近代又逐渐成为西方国家们的宰割的冤大头。

但这个被西方国家瞧不起的中国在二战后突然蜕变,不再被动挨打。近几年还让世界上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美国吃了大亏。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中国说不定可以解决自己的迷惑。



于是在1960年和1961年这两年间,他到中国访问了两次。也正是这两次访华的经历,他得到一个非常震惊的结论,那就是不要轻易招惹中国,中国存在的三个优点非常可怕,轻视中国的下场会十分凄惨。

1960年,蒙哥马利在遭受了重重阻挠之下,终于获得访问中国的资格。

于是同年5月23日,他怀着“和中国领导人畅谈关于中国的未来计划以及了解领导人的想法”来到了中国广州。并在第二天乘坐从广州飞往北京的专机到达目的地北京。开始了为期五天的访问生活。



在5月27日晚上,忙碌的毛主席才得以抽空在上海会见了这个远道而来的前英国元帅。两人同为出色的军事家,所以在这次交谈中聊得十分愉快。这也直接扭转了蒙哥马利心中这位伟大的中国领导人的形象。毕竟在西方人的眼中,我们中国人民十分敬爱的主席竟被肆意抹黑成一个“残暴的统治者”。

这次访问中国的行动让蒙哥马利意识到,中国和自己以及西方侵略起家的国家十分不同,他们完全没有侵略扩张的打算,所以西方的“中国威胁论”完全是西方自己的臆想。



于是在这次短暂的访华即将结束时,接受了截然不同文化的蒙哥马特意犹未尽的对前来送行的周恩来总理说:

“希望还有机会再来中国来一次长期的访问”。

周恩来总理听后欣然同意并邀请他在下一年国庆之时再次来中国访问。

1961年9月,蒙哥马利如约而至。这次访华他遭到英国外交部的极力反对。原因竟是他访问的时间正处于中国的国庆期间,在这个时间段访华会给世界其他国家看来有很强的政治意味。蒙哥马利没有听从英国外交的劝阻,仍按照原计划到达了中国。



而这次的中国外交部为蒙哥马利安排了极为周密的参观计划。甚至将以前从未对外开放过的一些城市也允许他参观访问。例如:包头、太原、延安、洛阳等。希望蒙哥马利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新旧中国的变化,让他对中国的发展了解得更为透彻。



蒙哥马利两次的访华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象,为此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的“东亚病夫”,中国人民有三个可怕的优点。在这三个优点的加持下,不出百年中国将再次站在世界之巅。所以不要轻易打中国的主意,对中国进行无谓的骚扰。否则下场会十分惨烈。

那蒙哥马利口中的中国可怕的三点分别是什么呢?为何令他如此重视?



04

中国人3点“可怕”优点

第一个优点是中国军民一家亲的态度,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作战经验的军人,在中国他发现的一个极其奇怪的一幕,在其他国家包括自己国家在内,百姓对军队都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每次在爆发战争时,国家不但要掏取高额的征兵费用而且有时还需要强制征兵。这样一来军民之间的关系就十分如履薄冰。

但是中国就不同了,所有人都对军人有着极高的敬意。当中国军人在作战时出现缺衣少粮的情况时,当地百姓会自愿为这支军队缝衣做饭。



这全部得益于,中国军队纪律严明,从不多拿老乡一根线。甚至在百姓闹饥荒时,他们还会主动帮助百姓开垦粮食。

就在蒙哥马利对如此融洽的军民之情抱持怀疑态度时,访问到延安的他在老百姓口中将这个在别的国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得到了证实。在解放战争初期毛主席带领着2.8万人的部队,以其落后的装备对抗国民党20万大军。蒙哥马利十分稀奇,虽然他在朝鲜战场上听闻过中国志愿军骁勇善战的传闻以弱胜强,他以为仅仅只是一个个例,没想到中国共产党竟有如此丰富的以弱胜强的作战经验。



但他还是十分不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办到呢?于是陪同人员为蒙哥马利讲述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当年,国民党凭借优良的装备要对中国共产党赶尽杀绝,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之下,中共中央的领导人被迫在一户农民家中暂时躲避,谁料毛主席前脚刚离开农户家中,国民党的追兵就得到消息就搜到了此处,但是不管国民党军队如何威胁,这户农院的主人就坚持一字不说。

听完这个故事后,蒙哥马利才意识到这世界上竟真的存在如此亲密的军民之情,饶是打仗经验如此丰富的自己,也是第一次遇见。真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让蒙哥马利意识到中国军队的强悍,跟这样一支受人爱戴的军队打仗,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中国的第二个优点就是中国人民以当兵为荣,在来到中国前,蒙哥马利从来不会想到,这世界上竟有一个国家的百姓竟会争着参军。在中国,中国军人也被老百姓亲戚的亲切的称之为人民的子弟兵,他们为了百姓的幸福,在战场上奋不顾身的冲向敌人的炮火中,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悲壮的篇章。正是中国军这种时刻将人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责任感,军人在百姓的心中十分高大,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的中国军人,在中国年轻人的心中,是一个十分光荣的事情。也正是如此,中国军队永远充斥着极强的生命力。



中国人的第三个优点就是不畏牺牲。在访问中国时蒙哥马利就发现,中国人民在面对有损国家利益的事件时,不但会主动提出上阵救国,而且每个人都不怕牺牲,甚至以为国战死为荣。这样一支不畏生死的军队出现在战场上,简直就是一个开了挂般存在,因为这样一支军队永远不会被敌人打倒。



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在封建清王朝统治下的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现在的中国人民可以为了祖国献出自己的所有,这颗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已逐渐苏醒,没有人再能够阻止得了它前进的步伐。现在的中国也正如蒙哥马利之前预想的那样,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