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到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现任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的马丽娟与这场冰雪国际盛会结下了跨越29年的不解之缘,成为两届亚冬会的“双亚冬志愿者”。
23岁那年,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冰城青年,马丽娟怀着满腔热情报名成为志愿者,被分配到冰球馆负责赛后场馆的清扫整理工作。每场赛事后,她都和小伙伴们认认真真地在空荡的场馆里精心打扫坐席、清理冰面、整理器材。岗位虽平凡,她却倍感自豪——这是家乡第一次承办国际级赛事,能亲手为亚冬会“擦亮门面”,是莫大的荣耀!那些日子,她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价值不在于岗位是否光鲜,而在于能否以微光汇聚星河。
时隔29年,当亚冬会再次回到哈尔滨,她已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二级单位党总支书记,但心中那份志愿情怀从未褪色。她又一次主动报名成为亚冬会开闭幕式演练志愿者,同时带领音乐与舞蹈学院60名学生投身志愿服务——54人化身开幕式上的“冰雪精灵”,用舞蹈诠释艺术之美;2人担任各国代表团入场引导员,以微笑传递中国温度;4人坚守火炬传递一线,保障亚冬圣火的庄严传递。对比两次亚冬会,她表示,从1996年有限的场馆规模、朴素的后勤保障,到如今智能化的冰场调控、先进网络技术的全程护航;从当年志愿者的“肩扛手提”,到今天用数字化工具的高效协作。这一切,不仅折射出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更让我们从美丽中国的发展壮大中深切感受到满满的幸福和喜悦。
“以青春之名,赴冰雪之约。以志愿之心,筑亚冬之梦。”29年,从青涩志愿者到育人导师,变的是岁月,不变她的初心。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王越
照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