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许多人在重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时,却发现自己难以适应,出现了身体疲惫、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常见的“节后综合征”。那该如何调整节奏,远离“节后综合征”呢?

据云安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周伟文介绍,节后综合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春节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包括:作息紊乱,春节期间,熬夜、晚睡晚起成为常态,还有不少群众外出旅游等,生物钟被打乱,导致节后难以适应正常作息;饮食不规律,假期中暴饮暴食、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食物,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心理压力变化,从假期的轻松状态突然切换到工作或学习的紧张状态,心理上难以适应,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缺乏运动,假期中身体活动不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等等。


云安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 周伟文:春节已经过完了,应该调节回正常的生物钟,保持清淡饮食。可煲清淡的汤水,避免进食过多燥热食品或大鱼大肉,调节好正常的心态回到岗位上继续工作。关于学生开学方面,家长们应引导好子女定时饮食与定时作息。针对过节期间经常忙家务或者旅游回来的人群,会出现比较疲倦的状态,可以用艾叶、姜、花胶之类熬水去泡脚来缓解。

节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科学的调节方法,大多数人都可以逐渐适应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记者丨苏韵婷

一审丨黄海志

二审 丨严志昌

三审丨汪远志

创文:




觉得不错,请点这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