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艾冰)“现在,来医院就诊的门诊患者,基本上在一张纸上就能看到全部的就诊信息,包括缴费、取药、检查等项目相对应的科室地点、检查预约信息等。”
春节期间,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来到北京天坛医院门诊,此前堆在患者手上大大小小的检查单、取药单已经变成了一张“指引单”,这张指引单上可以囊括大部分患者一次就诊的全部信息。
如今,患者前往北京天坛医院就诊,只需要这一张指引单,就能看到需要检查和取药的全部信息。
在天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锐华刚刚结束对一位脑梗患者的问诊,为了进一步确诊病情,患者需要进行三项检查,并且需要拿一些药物回家按时服用。此前,马医生需要为每一项检查和药品清单单独打印一张纸,并且要一一叮嘱患者。
“现在我们只需要将重点信息浓缩在一张纸上,告诉患者去哪里做检查、去哪里拿药。其实这张纸只是一个指引单,患者所需要的详细信息,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马锐华告诉记者,这既节省了我们彼此的时间,还能让沟通更加高效。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锐华正在给患者进行指引单讲解。王艾冰 摄
北京天坛医院信息管理与数据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李瑞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2024年12月18日无纸化系统正式上线至2025年2月1日,该系统共服务患者26.4万人次。按平均每人节省5张纸计算,共节省约132万张B5纸张;按每打印1000张纸消耗一个某品牌硒鼓墨盒计算,共节省打印耗材约1300个。”
“此前,很多医生反馈,每次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要拿很多单子,医生要一一讲解,患者经常弄混,也比较容易丢失。”李瑞说道,要想完成这项服务,不仅仅是一张纸的变革,还需要满足各个部门、各个科室的需求,并且能够让各个部门和科室摒弃以前的很多习惯,实现全院的信息互通。
据了解,这张指引单上还印有北京天坛医院小程序的二维码,扫描后可以查询病历、处方、缴费信息以及检验检查报告等,还可以下载各种电子票据。对于需要原有各类单据的患者,医院专门准备了40台自助机,自助机上均有特定标识和操作提示,此外患者也可以到门诊服务大厅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