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兰生幽谷,芬芳独幽,清香悠长,即便无人欣赏,也要努力绽放出最灿烂的生命本真,不因清寒而不开,不因无人而不芳,不负春风之约,故而兰花有花中君子之誉。
袁枚毕生酷爱山水,他在任江宁县令时,就以三百金的代价,购下南京小仓山脚下的织造园,也就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加以整治后,建成随园,不筑围墙,一任游人出入。
袁枚是清代文坛上的一位特立独行者,他天资聪慧,五岁识字,二十三岁中进士,二十六岁便成为溧水、江宁等地的地方长官,却在正当仕途坦顺之时辞官归隐,在江宁随园隐居。
袁枚辞官归隐后,把全部热情都投入到游山玩水和诗歌创作上,五十多年来,笔耕不辍,在清代诗坛上,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
袁枚是性情中人,在诗歌创作上主张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心声,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代表作有《苔》《春风》《偶步》等。其中的《偶步》诗作原文如下:
偶步西廊下,
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
便有蜜蜂来。
这首诗的大意是:
闲庭漫步,偶然来到西边的长廊下。
忽然,一朵静静绽放的兰花映入眼帘,不由得眼前一亮。
实在想不明白,是谁先把消息传递出去的呢?大概是春风吧。
不然,怎么会有蜜蜂寻香而来呢?
袁枚这首《偶步》是一首即景抒情五言绝句。
整首诗开篇先写自己在随园的西边长廊上散步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小小美景,一朵雅洁清幽的兰花悄然绽放,不由得眼前一亮,同时,也心生喜欢。
然后,突发奇思妙想,看着一只小蜜蜂嗡嗡的围着花儿采蜜,不禁想到,是谁先把花开的消息传出去的呢?一定是春风带去了兰花的芳香,不然,怎么会有蜜蜂比我早来?,连用了两个问句,从侧面描写了兰花散发出的悠长清香,所以,蜜蜂才会顺着香味而来。
全诗语言浅淡,清新自然;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信手拈来,灵动跳脱;意境清幽,意味悠长。
突出特点是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通篇没有直接描写兰花的形态和香味,而是以问句的方式,侧面描写了蜜蜂围着兰花采蜜的情景,以此烘托出兰花悠长的清香,独出心裁,别有一番情趣,从而展现了兰花孤芳自赏、清香远播的高洁品格。
总起来看,袁枚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诗、二十八字,却勾画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其中那句“是谁先报信”尤为灵动,暗含了袁枚对新生事物的惊喜与赞美。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确幸。”生活中从来不缺乏美好的小确幸,也许是天边的一勾残月,也许是路边的一朵无名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