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可见于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各个年龄段。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有1.41亿人,发病率为12.8%,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1个人是糖尿病。
然而,尽管有如此庞大数量的糖尿病患者,仍然有许多人对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不甚了解。
1 型糖尿病只能治不能防,2型糖尿病可防可治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类型,占总体糖尿病人群的90%以上。因此在我国,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疾病负担的主要类型。
1型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导致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被破坏而引起的。所以,一旦发病,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且没有什么办法预防。2型糖尿病的病因多为遗传、进食多运动少、老龄等原因造成,治疗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超过一半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
如果还没有患糖尿病,一定不要掉以轻心。目前,糖尿病预防的重点是2型糖尿病,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易导致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 高血脂、心脏病等多种并发症,因此保持正常体重,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适量运动
如果经常久坐不动,很容易引起能量的失衡,进而就会使血糖的代谢发生紊乱,很容易就产生糖尿病。有研究发现,长时间坐着的人们患上2型糖尿病 、心脏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是其他人的的两倍。适当运动能够增加体内的代谢率,增加能量代谢的能力,还可以帮助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
长期摄入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血糖的升高,当血糖持续升高时,会增加胰岛以及肝脏的负担,持续的对糖分进行分解,很容易引起胰岛素的抵抗,这也是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注意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及调整饮食结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摄入都要适量,平时可以吃点全谷物,如燕麦、糙米、黑米等,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损害血糖调节能力,并增加对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的食欲,长期这样便会提升患糖尿病风险。
控制吸烟量
吸烟已被证实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一项对1300名男性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每日吸烟在20-30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不吸烟者大3倍,每日吸烟达到30支以上,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不吸烟者大4倍。可见,吸烟越多,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就越高。
在此建议大家强化生活方式的预防,提高蔬菜摄入量、限制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量,超重或肥胖人群要增加日常活动量,每日应当至少进行2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以达到减重的目的。有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六年的生活方式,可使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9%。总的来说,健康生活方式,既可以预防糖尿病,也是每一个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管理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R].全球国际糖尿病联盟, 2021.
[2]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 14(2): 120-139.
[3] 魏松德.吸烟可增加患糖尿病风险[J].健康向导,2011:35.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12):885-893.
[5] 长期睡眠不足或增加患糖尿病风险[J].医药前沿,2016:3.
[6] 凌青媛.久坐增加2型糖尿病、心脏病及过早死的风险[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