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元宵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黑龙江省的元宵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融合了冰雪文化、民俗活动和现代娱乐形式,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冰雪与文化结合


黑龙江省充分利用其冰雪资源,将冰雪与元宵节文化活动相结合。例如,哈尔滨市在冰雪大世界举办滚冰节,结合滚冰、冰上龙舟、冰上拔河、猜灯谜和大秧歌等传统活动,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冰雪体验。此外,齐齐哈尔市也推出滚冰祈福迎春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冰雪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黑龙江省的元宵节活动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例如,黑河市瑷珲镇的“上元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汉、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文化,通过立灯官、闹秧歌、抹花边、布阵容、滚冰卖病和迎神赛会等仪式性活动,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

现代与传统交融


元宵节期间,黑龙江省各地广泛开展猜灯谜、赏花灯、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民俗活动。例如,双鸭山市举办“挂灯笼 猜灯谜”活动,富锦市则有传统的秧歌表演和热闹的元宵节盛宴。此外,哈尔滨市还通过线上平台推广元宵节文化,如制作花灯、猜灯谜等互动活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节日氛围浓厚


元宵节期间,黑龙江省各地张灯结彩,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例如,延寿县举办“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包括赏花灯、猜灯谜等;佳木斯市则有烟花秀和文艺演出。


网络中国节——元宵节 赏花灯

元宵节,家家户户自制元宵(今有专业户专卖)。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全国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 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谷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团团圆圆贺新年

节日快乐

LANTERN FESTIVAL

来源丨来源网络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55-8315012

举报邮箱:blqwxb@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