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冷战伊始,面对国际局势变化,苏军组建了21个机枪炮兵师
60年代中期随着与邻国关系紧张及局势变化,苏联开始重新考虑组建筑垒地域。1966年3月为了保护外贝加尔地区铁路,组建了筑垒地域第97号(总部赤塔东南比柳图伊)和第114号。每个筑垒地域编有3个摩托化步兵营(每营4个连)、4个坦克营(每营4个连,装备Т-34-85、ИС-2、ИС-З、ИС-4、Т-54、Т-55和ОТ-55坦克)、独立机枪炮兵营(6个连,其中2个坦克连,每连10辆ОТ-55和ИС-4)、工兵营、通信营、修理营、反坦克营(18门85毫米加农炮)、火箭炮连(4门БМ-13)。总体来看,筑垒地域武器配备稍逊于摩托化步兵师,而人数上基本相当于摩托化步兵旅。
随后苏军在远东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州组建10个筑垒地域,另外5个位于外贝加尔地区,1个在哈萨克斯坦以及4个在土耳其边境。每个筑垒地域的编制都相对固定,基本编制是
- 3-5个独立的机枪和炮兵营(在一些筑垒地域有1个机动步兵营);
- 1个坦克营和1-3个坦克连;
- 1-3个炮兵营或独立炮兵连(包括战术导弹和反坦克)
- 防空导弹营或连;
- 独立通信营或通信连;
- 工兵营、连或排;
筑垒地域的机枪炮兵营通常编有2个机枪炮兵连和1个摩托化步兵连、1个迫击炮连,根据防御区域和任务,有时是1个坦克连(充当固定射击点)、2-3 个火炮机枪半侧防暗堡和一个防空排(配备ЗПУ-2高射机枪)。机枪连由 3 个机枪排组成,每个排装备6挺ПК和ПКС机枪、1挺12.7毫米НСВ重机枪、АГС-17榴弹发射器和СПГ-9火箭筒。筑垒地域的摩托化步兵部队编制固定,一般用ЗиЛ-131和ГАЗ-66车机动。坦克营装备31辆Т-54/Т-55坦克,有时也有部分ОТ-55喷火坦克。独立火箭炮兵营装备18门БМ-21或БМ-13火箭炮(每连6门),反坦克炮兵连装备6门МТ-12型100毫米加农炮。
1989年秋冬,大部分筑垒地域撤销番号改编为机枪炮兵团成为新组建的机枪炮兵师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组建的筑垒地域基本情况为
筑垒地域第1号,1970年5月13日组建,负责在陆地防御舰队主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1995年11月25日撤销番号,总部位于斯拉维扬卡村,具体编有
- 5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 1048、1061-1064营,这5个独立机枪炮兵营1982年8月由原独立机枪第236/246/252/253和257连组建
- 5 个独立炮兵营,火箭第7营(1983年8月组建)、保养维护第239营以及在原阿尔乔莫夫斯基地区海岸炮兵第1026/1045和1047连基础上组建的炮兵营。
- 独立工兵第 857 连(原第 1269 排)、防空第 239 连和通信第4中心。
筑垒地域第2号从创建之日起就编入第15集团军,覆盖哈巴罗夫斯克附近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河交汇处,总部位于哈巴罗夫斯克。下辖四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 134、第 187、第 191、第 934 营;摩托化步兵第348营和坦克第36营;独立火箭炮兵第313营、独立炮兵第814营。它是唯一一个编制没有变化的筑垒地域直到 1990 年代末。
筑垒地域第3号隶属于阿穆尔州第 43 集团军,下辖独立机枪炮兵第229营、第651营、第681营和第804营,摩托化步兵第308营,火箭炮兵第544营,防空炮兵导弹第111营。 1989年12月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8师机枪炮兵第63团
筑垒地域第4号隶属第5集团军,下辖独立机枪炮兵第13营、第445营、第709营和第 876营,1个摩托化步兵营,坦克第68营,火箭炮兵营。1989年10月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9师机枪炮兵第196团
筑垒地域第5号,总部位于波波夫卡,隶属第5集团军。下辖独立机枪炮兵第705营、第 800营和第880营,坦克第69营、1个火箭炮营和通信第166连。1993年撤销番号
筑垒地域第6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的筑垒地域第78号,1942年4月在莫斯科防区伊利诺组建,之后转移到斯大林格勒方向,之后部署于外高加索地区,在那里经历了各种重组,一直存在到苏联解体。它隶属外高加索军区第31集团军,总部位于阿哈尔齐赫,下辖独立机枪炮兵第48营和第54营,1个炮兵营和工兵第34连。
筑垒地域第7号,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的筑垒地域第55号,1941年2月4日在外高加索列宁纳坎组建,负责保护苏联与土耳其边界。后来经过各种重组,一直存在到苏联解体。1980年代后期该筑垒地地域隶属外高加索近卫第7集团军,辖独立机枪炮兵第69营和第78营、1个独立火箭炮连。
筑垒地域第8号,历史源于二战时期的筑垒地域第51号,1941年1月5日在外高加索地区阿哈尔卡拉基组建,之后转移到巴统,负责保护苏联与土耳其边界。后来经过各种重组,一直存在到苏联解体。1980年代后期隶属第31军,辖4个机枪炮兵营(第4,7-9营)、1个工兵连和1个通信连。
筑垒地域第9号,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的筑垒地地域第69号,1942年4月在喀山组建,同年7月转移到北高加索方向,此后转隶第45集团军。后来经过各种重组,一直存在到苏联解体。1980年代末隶属近卫第7集团军,下辖独立机枪炮兵第1555营和第1581营。
筑垒地域第10号,隶属中亚军区第32集团军。下辖5个独立机枪炮兵营,部署于吉尔吉斯斯坦的第 86营、第 94营和第 1526营,部署于哈萨克斯坦的第 1637营和第1638营
筑垒地域第11号, 1975年12月31日在独立机枪炮兵第305营和第557营基础上于外贝加尔多萨图伊创建,隶属近卫摩托化步兵第38师。1979年2月后编制得以完整,编成有
- 5 个独立的机枪炮兵营,第221营、第297营、第305营、第557营和第1458营
-独立摩托化步兵第349营、独立坦克第37营、独立火箭炮兵第340营、独立工兵第40连和独立通信第413连。
筑垒地域第12 号,位于布拉戈维申斯克,隶属于第35集团军。下辖独立机枪和炮兵第255营(、第 876营,1个火箭炮兵营,喷火坦克第21连以及其他5个独立连。1989年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6师机枪炮兵第57团。
筑垒地域第13号,隶属第5集团军,下辖
- 5个机枪炮兵营,第382营,第445营,第473营,第570营和第 650营
- 独立摩托化步兵第117营和独立坦克第11营;
- 独立通信第75连和1个独立喷火坦克连。
1989年12月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9师机枪炮兵第105团。
筑垒地域第14号,组建于1970 年代初,是在1966年3月于外高加索组建的筑垒地域第114号基础上组建,辖独立机枪炮兵第256营、4个坦克营和喷火坦克营、1个炮兵营、1个火箭炮兵连。1989年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2师机枪炮兵第363团。
筑垒地域第15号,1966年5月3日组建,防御新乔治耶夫卡地区,隶属于远东军区第5集团军。下辖5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279营、第398营、第854营、第861营和第862营;坦克第25营、火箭炮兵第1190营、独立炮兵第21营和第40营。1989年10月19日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7师机枪炮兵第114团。
筑垒地域第16 号,1970 年代初在原1966年3月于外贝加尔比柳图伊组建的筑垒地域第97号基础上组建,编成:
- 4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 252营、第 571、第 572 和第 642 营;
- 独立坦克第64营;
- 独立喷火坦克第122营(也称为坦克第95营);
- 独立炮兵第625营;
- 独立火箭炮兵第1193营。
1989年改编为近卫机枪炮兵第122师机枪炮兵第383团。
筑垒地域第17 号,隶属于远东军区第45集团军,然后是第15和第5集团军,下辖4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250营、第 316营、第317 营;坦克第26营、1个火箭炮兵营。负责防御边境到达尔内列琴斯克一线。90年代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30师机枪炮兵第365团。
筑垒地域第18号,总部位于克拉斯诺卡缅斯克,隶属于外贝加尔军区第36集团军。下辖
- 4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150营、第377营、第379营和第405营;
- 坦克第63营
- 2个喷火坦克营,后来重组为独立坦克第78营;
- 独立炮兵第423营和独立火箭炮兵第1139营。
1989年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31师机枪炮兵第363团
筑垒地域第19号位于达乌里亚,隶属外贝加尔第36集团军,1989年下辖3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6/176和178营)、坦克第60和第261营、喷火坦克第37连。此后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2师机枪炮兵第363团。
筑垒地域第20号,隶属远东军区第5集团军,下辖3个独立机枪炮兵营(第803、879、881营)、摩托化步兵第617营、坦克第66营、火箭炮兵营、1个反坦克炮兵连(装备100毫米反坦克炮)。1989年12月11日改编为机枪炮兵第129师机枪炮兵第250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