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镇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入推进“微心愿”工作,秉承“倾听群众声音、满足群众需求、凝聚基层力量”的理念,用心用情为群众纾困解忧。
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微心愿”服务新模式,通过聚焦民生“小切口”、找准服务“着力点”,推动“小心愿”实现“大改变”,以精细化服务办好一件件贴心“微实事”,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书写民生“幸福卷”贡献真如温度与智慧。
微光筑梦
燃动年度暖心篇章
为确保微心愿工作有序推进,真如镇街道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主线,聚焦辖区居民“急难愁盼”,通过规范流程、闭环管理,探索建立了“心愿早发现、需求大家谈、事项快速办、难题分期干、成效回访看”的闭环工作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民忧、办实事。通过社区微网格、线上平台、现场征集等方式,2024全年共收集微心愿198条,内容涵盖生活帮扶、医疗保障、教育支持、文化活动等多个领域。
温情汇聚
绘就真如幸福画卷
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原则,不断整合区域化党建联盟单位、辖区能人、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各方资源,充分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发挥基层党组织、志愿者团队等桥梁纽带作用,聚焦群众密切关注的“关键小事”,推动各方力量主动认领“微心愿”,累计完成微心愿146条,覆盖群众510人次,切实用“微心愿”承载起“小幸福”。
让我们一起回顾
那些“如愿”的温情瞬间
一次走访
贴心又安心
“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东西都不香了。孩子们不在身边,也不知道附近哪家口腔医院靠谱……”
在一次上门走访社区几位独居老人闲聊中,听到老人们无奈的话语,工作人员心里一阵酸楚。为让老人们安心,街道立刻通过“党徽在闪耀”小程序发布了这条微心愿。消息发出不久,街区的爱心企业伊尔意口腔就主动联系,表示愿意为老人们提供十几张免费洗牙券和口腔义诊服务。听到这个消息,老人们既惊喜又感动,连连说道:“真是没想到,随口一提的事,你们这么放在心上!”
这份“微心愿”的实现,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燃眉之急,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怀。原来,爱与善意从未远离,它们藏在每一份小小的牵挂里,藏在每一次真诚的行动中。
一份饺子
暖胃更暖心
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微心愿墙”上,张贴着居民们的一张张心愿卡片,其中有张卡片上写着“希望冬至能吃上热腾腾的饺子”,落款是保洁阿姨。社区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联系了社区食堂,在冬至这一天,精心准备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了环卫保洁工人和其他户外工作者的手中。
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这份暖心的关怀,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多了一份浓浓的温情。这一天,寒风似乎也变得柔和了,那份感动和暖意,将成为她们在冬日坚守的力量源泉。
一句保重
是关怀也是动力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总有一群风雨无阻的身影——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是穿梭于楼宇间的“骑行侠”,更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为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归属,街道以“暖‘新’包”为纽带,将关怀送到他们手中。
寒冬里,一份份装满手套、暖宝宝、护手霜的“暖‘新’包”,不仅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更让他们的心暖了起来。一位外卖小哥接过“暖‘新’包”时,笑着说:“有人惦记着我们,这份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这份关怀与牵挂,温暖了这些“骑行力量”,更激发了新兴群体的活力,让他们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力量。他们从城市的“奔跑者”变身治理的“参与者”,无论是帮忙发现安全隐患,还是协助社区宣传政策,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一位快递小哥自豪地说:“以前觉得自己只是送快递的,现在感觉自己也成了社区的一份子,能为街坊邻居做点事,特别有成就感。”
一顿团圆饭
是关爱更是归属
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西村叮咚站点的配送员们依然穿梭于城市街巷,忙碌在楼宇之间。这些“城市摆渡人”为了让居民们能及时吃上新鲜菜,放弃了返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岗位上。为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提升这些城市建设者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西村居民区党总支向街道提议,为这些新兴领域群体准备一顿暖心团圆饭。
街道迅速行动,组织街区热心商铺和社区党员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还有沿街商铺老马记帮忙送来刚煮好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春卷,让叮咚配送员们倍感温暖。在美食与欢声笑语中,温情在每个人的心中蔓延,驱散了冬日的寒意,也温暖了每一位坚守岗位的新业态从业者的心。
这不仅仅是一顿团圆饭,更是一份来自社区大家庭的关怀和认可。它传递着城市的温度,彰显着社会的进步,也诠释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