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公开了中国解放军坦克实战的画面,实在是太残暴,99A坦克360度无死角摧毁了地面空中火箭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单方向同时拦截地面及空中来袭弹药测试,

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主动防御系统同时拦截空中及地面来袭弹药场景,可见系统在成功拦截空中弹药后又在极短时间内调整了发射角度,再次成功拦截了地面来袭弹药。而这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现过。







俄乌冲突已经爆发了两年之久,期间被称作“陆战之王”的坦克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是,从豹2到挑战者2、从M1到T-90,一款款被誉为“不败神话”的主战坦克却在这场战争中相继被击毁。

而摧毁这些坦克的主力,自然就是无人机,小微型无人机可借助低可探测性优势,通过空投或炮射等方式撒播到敌纵深,再通过自身动力飞行或地面机动,自主抵近预定目标或直接附着于大型武器系统关键部位上,适时利用所携带的高爆炸药对目标的要害和节点部位进行破坏,实施“微创式打击”。而坦克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无人机往往能从防护能力薄弱的顶部、侧装甲、发动机舱室等发动攻击,让装甲类目标丧失作战能力。

除此之外,现代反坦克武器的破甲深度突破1000毫米均质钢,传统复合装甲已难以招架。

这样的战术可以说让坦克吃尽了苦头,但是解放军却解决了这个问题,相比于像俄乌一样一味加盖棚子,只能是被动防御,只有主动出击,陆战之王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所以解放军研发了GL6主动防御系统,GL6系统的革命性突破在于,它构建了"毫米波雷达+激光告警+红外成像"的三维感知网络,在0.8秒内完成目标捕获到拦截的死亡闭环。车体四周分布的12组Ku波段相控阵雷达,可在360度范围内形成半径50米的监测球体。不同于以色列"战利品"系统机械旋转扫描方式,GL6采用数字波束成形技术,实现每秒200次的动态扫描刷新,对RPG-7这类低速目标探测距离达120米,对"标枪"导弹等高速目标也能保持80米预警距离。



而且即使在雨雾、尘土等恶劣环境下精准识别来袭的导弹、无人机、火箭弹等威胁,具备拦截空中高仰角来袭的攻顶弹药及水平方向弹药能力。

在内蒙古某次极限测试中,GL6创造了同时拦截5个方向来袭目标的纪录。其拦截单元采用预制破片定向战斗部,通过爆炸成型弹丸(EFP)技术,能在0.3毫秒内形成直径1.2米的扇形拦截网。特别设计的钨合金破片在火药气体推动下,速度高达2800米/秒,远超传统主动防御系统2000米/秒的水平。

系统搭载的昆仑-2军用AI芯片,能对128个空中目标进行威胁排序。当遭遇多波次攻击时,自主优化拦截顺序:优先摧毁攻顶弹道导弹,其次处理直射火箭弹,最后拦截迫击炮弹。这种决策能力使拦截效率较俄制"鸫"系统提升47%。

作为对比,以色列"战利品"系统对RPG拦截成功率为85%,而GL6在新疆军区对抗演练中创下97.3%的拦截纪录。其秘诀在于双模探测机制:当雷达受沙尘干扰时,红外成像系统仍能维持90%探测精度。俄罗斯"竞技场"系统因误伤友军事故频发被诟病,GL6则通过三维敌我识别技术,将误触发率控制在0.003%。其自检系统包含1874个传感器节点,可在行军途中完成98%的故障自修复。

而其最颠覆性的功能,就是其可以大范围瘫痪无人机,其配备的"玄鸟-3"电子战模块,能对现代无人机实施降维打击。

系统可发射0.5-18GHz的宽频干扰信号,功率密度达到200W/MHz。当土耳其TB2无人机在2公里外试图锁定目标时,GL6能在0.5秒内定位其控制信道,实施GPS欺骗和图像传输链路阻塞。测试数据显示,对"弹簧刀300"巡飞弹的致盲成功率高达92%。



除此之外,通过破解无人机通信协议,GL6可反向植入"蜂群"控制指令。在西部战区某次演习中,红方99A坦克群成功夺取蓝方8架攻击无人机的控制权,使其调转机头攻击己方指挥部。这种主动网络战能力,让传统电磁干扰系统相形见绌。军工专家还透露,下一代GL6系统将集成微波定向能武器。实验室环境下,50kW功率的微波发射器可在300米距离上烧毁无人机电路板,这种"无形拦截"技术将彻底改变战场形态。

要知道,中国的陆地边境线长度约为2.2万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坦克作为陆战之王,依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印边境上,从2022年开始,印军紧急采购360余架无人机部署在中印边境周边地区,还不断装备的“长钉”导弹和自研无人机,给我军的重型99A坦克和15式高原坦克造成极大威胁。



装甲车辆仅靠自身装甲抗衡来袭弹药的时代已渐渐远去。为提高装甲战车的战场生存力,通过加强坦克的软杀伤系统、硬杀伤系统以及综合防御系统,才能在现代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