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重磅报告震动了全球军事界。美国空军前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提交的《2050年空军部战略报告》预示着美国空军未来战略的大转向。报告中明确指出,随着中国空军实力的迅猛崛起,美国若继续依赖传统的有人战机,将难以与中国相抗衡。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层面的较量,更可能引发未来战争规则的深刻变革。
肯德尔在报告中尖锐批评了当前NGAD计划中的“有人战斗机”部分,认为依赖少数昂贵隐身战机对抗中国是不现实的。他举例指出,像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竞标的第六代有人战机,单机成本高达3亿美元以上。而为了维持空中优势,美国空军到2050年至少需要200架这样的战机,总采购费用将超过惊人的600亿美元。
同时,报告还首次承认,随着中国在量子雷达技术上的突破,隐身战机的优势正逐渐消失。特别是当中国的PL-17超远程空对空导弹能够威胁到美国的E-7A预警机和加油机时,若再搭配高超音速载具,美国的空中指挥体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报告进一步揭示了未来中美空中对抗的潜在场景。到2050年,美国战机可能在起飞阶段就面临被中国导弹锁定的风险。例如,中国的霹雳-15导弹,其200公里的射程和双脉冲发动机技术,使得它能够有效克制美国的F-35战机。而射程更远的霹雳-17导弹,则能够猎杀预警机和加油机等关键目标。
此外,中国正在研发的高超音速空射导弹技术,一旦部署,将对美国航母战斗群构成巨大威胁。加之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均处于中国导弹的覆盖范围内,而中国则拥有明显的“本土作战”优势。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美国空军正在考虑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未来,无人机蜂群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导力量。NGAD计划的核心将从单一的有人战机转变为“1架有人机+5架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无人机将执行侦察、电子战和攻击任务,而有人机则主要负责后方指挥。
同时,报告也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未来空战中的关键作用。谁能更快地处理战场数据并做出自主决策,谁就将在未来的空战中占据绝对优势。此外,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美军计划到2035年部署至少1000架成本控制在2000万美元以内的无人机,以数量优势来压制中国的防空系统。
然而,NGAD计划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特朗普政府的上台和SpaceX创始人马斯克的积极介入都为这一计划增添了更多的政治色彩和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要求重新评估NGAD计划,并可能砍掉有人战机部分。而马斯克则积极鼓吹无人空战时代的到来,并希望其SpaceX公司能在这一变革中占据先机。
对于美国空军的这一战略转向,中国既面临着挑战也看到了机遇。为了应对美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中国需要加快在脑机接口、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同时,中国也需要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如激光武器和微波反制系统来应对美军无人机的威胁。此外,依托“北斗+5G”技术打造的全域感知网络将有助于中国更好地监测和应对美军的无人机蜂群战术。
总的来说,《2050年空军部战略报告》揭示了未来中美空中较量的新趋势和挑战。在这场关乎未来战争规则的变革中,谁能更快适应并引领技术潮流,谁就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