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空军已傲视全球,成为“重型隐身战机数量之冠”。而我们的骄傲——国产双发重型隐身战机歼-20,更是以惊人的生产和装备速度,稳坐全球重型五代机头把交椅。



据美国权威媒体披露,洛·马公司高层透露,他们计划在2025年交付多达190架F-35隐身战机。这其中,既包含了新鲜出炉的新机,也包括了之前因软件问题而被美军暂时拒收的“翻新机”。但令人瞩目的是,该高层同时证实,中国的歼-20年产量已飙升至“每年100多架”,虽未及F-35的巅峰年产156架,但已足够让美国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众所周知,F-35作为一款中型五代机,其综合实力自然难以与重型五代机歼-20相抗衡。如今,歼-20以年产百架的速度迅猛发展,正逐步逼近F-35的高速生产节奏。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中国将在五代机的质量和数量上双双超越美国,歼-20的产能有望一骑绝尘。

然而,对于国内众多军迷来说,无论是威武的歼-20,还是新锐的国产中型五代机歼-35,在近期试飞的两款六代机面前,似乎都显得有些“过时”。随着国产六代机的密集试飞和不久的将来即将正式列装,人们不禁要问:“歼-20的生产热潮还能持续多久?”这款重型五代机的最终产量又会达到怎样的惊人数字?



事实上,新一代战斗机的崭露头角,并不意味着上一代战机的生产会立即停滞。即便歼-20已服役多年,歼-35也惊艳亮相,但中国空军对四代半战斗机歼-16的采购热情依旧不减。同样地,美国空军在F-35生产如火如荼的同时,也不忘重启F-15系列战斗机的量产计划——F-15EX。值得注意的是,在F-15EX诞生之前,美军自用的最后一架F-15系列战机已是26年前的“老古董”了。

更深入来看,中国空军的未来战场已延伸至“第二岛链”乃至更远的海空域。这对军用飞机的航程和作战半径提出了极高要求,也意味着解放军空军是全球少数几个对重型战斗机有着极高需求的空中力量。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部队中,虽然成本较低的中型战斗机仍将占有一席之地,但重型战斗机无疑将成为主力。这将是一支罕见地愿意投入巨额成本、以重型战斗机为骨干的精锐空军。

因此,无论是总产量和服役数量超越美军的双发重型五代机F-22,还是年产量突破百架大关,这些都远非我们的终极目标。面对数百架亟待换装的老旧歼-7和歼-8,以及亟待升级的早期型歼-10和歼-11,再加上日益严峻的远程空战挑战,即便歼-35开始批量生产,甚至六代机服役在即,歼-20的高速生产节奏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放缓。



更何况,在六代机真正披挂上阵之前,歼-20依然是中国空军最强大的“空中利剑”。贸然停产当前最强战斗机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美国停产并拆除F-22生产线的惨痛教训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打造一支具备“决战实力”的“世界一流战略空军”,歼-20的高速量产之路势必还将继续。“3天造出1架歼-20”的奇迹或许还将持续上演5至8年,推动这款战斗机的总产量迈向令人瞩目的四位数大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