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A股IPO市场略显冷清,整月仅有1家公司首发上会——来自建筑陶瓷行业的马可波罗在二次上会后终于“闯关”成功。当月同样仅有北交所受理了1家IPO公司,即富泰和。
不过,当月A股市场有29家公司终止IPO,这一数量较此前几个月份有所增长,其中13家公司此前已经首发过会,占比超过四成。此外,北交所有2家IPO公司在提交注册后终止了IPO,这一现象在此前较为少见。
此外,多达40家公司在1月份“涌入”香港联交所,赴港IPO热度进一步上升,其中8家为A股上市公司,“A+H”两地上市趋势进一步演绎。根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的境内企业数量(首次公开发行)达99家,其中约七成上市地点为香港联交所。
马可波罗二次上会成功“闯关”
2025年1月,A股市场仅有马可波罗1家公司首发上会。在此之前,马可波罗在2024年5月16日首发上会时被暂缓表决,而在今年1月则成功过会。
招股书显示,马可波罗主要从事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有釉砖和无釉砖。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马可波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3.65亿元、86.61亿元和89.2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0亿元、13.60亿元和12.4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马可波罗的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6.65%和12.10%。
2024年5月上会时,马可波罗被上市审核委员会关注的问题就包括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单项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准确等。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马可波罗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5.07亿元,其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为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万科地产、融创地产和绿地地产,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57亿元、2.19亿元、2.00亿元、1.47亿元和1.40亿元。
2025年1月,A股市场仅有1家公司IPO获受理,即拟在北交所上市的富泰和。招股书显示,富泰和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汽车底盘零部件、新能源车电驱零部件、家电卫浴零配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从业绩来看,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富泰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4亿元、5.97亿元、7.32亿元和6.4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6.56万元、4333.99万元、5023.94万元和6342.04万元。
29家公司1月份终止IPO,13家此前已过会
开年以来,A股市场IPO终止数量有所攀升。
2025年1月,A股市场共有29家公司终止IPO,另有1家公司中止IPO。
29家终止IPO公司中,创业板12家,北交所8家,沪深主板8家,科创板1家。从所属行业分布来看,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最多,达到7家,分别为盾源聚芯、图南电子、元丰电控、长光辰芯、天盛新能、维安股份和高泰电子。
上述29家终止IPO公司中,13家公司此前已首发过会,分别为创业板的森峰科技、大汉软件、六合宁远、明美新能、元丰电控、凝思软件、数智交院、沃文特和英科新创,北交所的图南电子和飞宇科技,沪深主板的高泰电子和宏业基。其中,数智交院、沃文特和英科新创的过会时间还要追溯至2022年。
而上述13家已过会的终止IPO公司中,有7家公司此前已提交注册,分别为图南电子、飞宇科技、数智交院、沃文特、英科新创、高泰电子和宏业基,其中图南电子和飞宇科技系拟在北交所IPO。
记者注意到,此前北交所IPO公司在提交注册后终止的,仅有2023年8月终止IPO的和创科技,以及2024年11月终止IPO的用友金融。而目前北交所处于“提交注册”状态的IPO公司有4家,其中宇星股份、金则利和扬德环能提交注册的时间分别为2024年1月24日、2024年1月2日和2023年10月20日。
此外,来自北交所的晶阳机电在1月份中止IPO,其在2024年1月22日处于“已问询”阶段后迟迟未现实质性进展。
港交所IPO市场迎新年首月“开门红”
相对稍显沉寂的A股IPO市场,今年1月港股IPO市场则颇为热闹,总共有40家公司递表港交所,这也是2024年以来的月度新高。
上述40家递表公司中,包括均胜电子(600699.SH,股价18.59元,市值261.88亿元)、百利天恒(688506.SH,股价180.81元,市值725.05亿元)、恒瑞医药(600276.SH,股价45.29元,市值2889.05亿元)、安井食品(603345.SH,股价74.56元,市值218.68亿元)、迈威生物(688062.SH,股价16.52元,市值66.01亿元)、三花智控(002050.SZ,股价35.32元,市值1318.28亿元)、海天味业(603288.SH,股价41.85元,市值2327.11亿元)和峰岹科技(688279.SH,股价229.38元,市值211.86亿元)8家A股上市公司。按照此前相关公司的公告披露,这些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主要原因是“推进全球化战略”或“助力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包括八马茶叶、奥克斯电气、印象股份、胜软科技、老乡鸡、中慧生物等多家公司此前曾(计划)在A股IPO未果,而东信营销、容大合众等公司则已不是第一次递表港交所。
递表企业增多背后,是内地企业踊跃赴港上市的趋势。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最新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24日,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的境内企业数量(首次公开发行)达99家,其中69家拟赴香港联交所上市,占比约七成。今年1月接收的企业有7家,分别为恒瑞医药、福瑞泰克、金晟新能、诺比侃科技、文达通、大众口腔、东阳光药,拟上市交易所均为香港联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