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取消此前公布的全新命名规则,反映了其对市场反馈的重视,以及对用户习惯的尊重。
撰文丨CJR
责编丨DAN
设计丨PinZow
按多数跨国车企原本的计划,2025年将是电动汽车事业腾飞的一年。但现实情况正在迫使他们调整原本的新能源转型节奏,变得更加务实和符合市场规律。
两年前,奥迪为了豪赌电动化,启用全新的车型命名,偶数代表电动车型,奇数则用于燃油车型。目前这件事又有了新的变化,奥迪德国官方宣布,将取消此前公布的全新命名规则。这意味着,无论是电动车型还是燃油车型,都将共享相同的字母和数字组合。
这一决定反映了奥迪对市场反馈的重视,以及对用户习惯的尊重。不过,如此“出尔反尔”的举动,也让外界嗅到了一丝奥迪电动化转型信心动摇的气息。众所周知,电动化转型热潮倒逼传统车企推出一系列应对方案,奥迪的“奇偶数命名方案”应当也是被逼出来的。从此前信誓旦旦的“全面电动”,到现在转向“动态调整”,为什么跨国车企开始重新调整转型策略?
01
奥迪回归传统命名
2023年,奥迪品牌进行产品梳理,确定了新的产品命名规则。具体点来说,燃油车(包括插电混动车型)代号用奇数,如1、3、5以及7;电动车代号用偶数,如2、4、6以及8。于是出现了奥迪A4(参数丨图片)更名为奥迪A5,奥迪A6更名为A7。
其实刚推出时,奥迪的这项举措就已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样的命名调整,对于奥迪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混乱的命名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不是太友好,奥迪A4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若强行改名,不利于奥迪未来几年继续售卖燃油车。
更关键的是,品牌开始收到来自全球经销商与消费者的负面反馈,认为新命名规则不仅没有提升直观性,反而让选择变得更加复杂。奥迪在听取了经销商和客户的意见后,认为新的命名可能会造成混乱,决定不再进行改名。
从官方技术文档可见,新命名体系包含三个核心维度:首字母延续A(轿车)/Q(SUV)传统分类;中间数字代表车型大小等级;为了区分燃油车型和电动车型,奥迪将使用以下后缀:“TFS”代表油车,“TFSIe”代表插混,“TDI”代表柴油车,“e-Tron”代表电车。首款应用新规的车型将是3月4日全球首发的全新一代奥迪A6。
尽管此时撤回改名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这样能简化消费者选择,避免更大的市场认知成本,也算得上是一个明智之举吧。车企基于市场需求变化及自身发展情况,灵活调整战略是较为常见的行为。虽然也会闹出“打脸”的争议,但务实总比一条道走到黑好。
02
放慢步子并不等于放弃电动化
奥迪在命名上的反复横跳,或与奥迪电动化转型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快速演进,各大车企纷纷加大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奥迪也不例外,在过去几年里,曾多次提出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投资和技术革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然而,这些激进的举措并未如预期般带来显著成效,反而使公司在财务上承受了巨大压力。毕竟电动化转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奔驰宝马奥迪近期公布的财报看,它们的利润都有所下滑。在此背景下,管理层开始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并最终做出了回归务实路线的选择。
奥迪的“反水”也并非个案。自去年以来,多家跨国车企都出现类似的状况。比如奔驰推翻原定2030年100%电动化承诺,转为电动车(包括混动)占比达50%;宝马方面也表态,未来10-15年将同时提供燃油车和电动车产品线。除此之外,捷豹路虎也宣布延长纯电动车型的开发周期,并将加快生产更多插电混动车型。
尽管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开始调整电动化转型步伐,但放缓并不等于放弃。从长远来看,电动化转型仍将是主要任务之一。电动化是汽车行业已经明确的未来趋势,也是全球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必然路径,任何一家跨国车企都不敢怠慢。
从跨国车企近期的举动来看,它们正在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来推进转型,其中包括与中国车企、供应商深度绑定、加强合作。可以预见,通过在中国市场的技术创新,跨国车企能够反哺全球市场,甚至重新定义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奥迪回归理性命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奥迪的产品,对奥迪自身的产品规划也有积极的影响。奥迪能够及时调整方向,无疑显示出了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执行力。此外,也有观点指出,此举或将引发整个汽车行业的连锁反应,促使更多品牌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战略。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y车轱辘立场】
热点丨合资保卫战打响!广汽丰田“一口价”抢滩,下一个是谁?
行业丨广汽换帅:曾庆洪功成身退,冯兴亚接棒再造“新广汽”
品牌丨孤勇者的转身,雷克萨斯官宣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