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照亮大地,壮美的渤海之滨,两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迎风矗立——万家团圆的除夕当天,大唐环境特许东营项目部项目经理赵海江和同事们在高空中例行巡检,目标是机组116.6米的最高处。
赵海江家在河南省三门峡市,这已经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7个春节。
春节假期,保空气质量压力大,环保任务更重。作为项目负责人,赵海江要把控发电过程中的脱硫脱硝环节,确保废气达标排放。“比如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山东省标准是每立方米不高于35毫克,我们要控制在20毫克左右。”
穿梭于一个个车间,赵海江一边仔细检查设备、记录数据,一边向我们介绍:“这是水解器,这是脱硫吸收塔,这是搅拌器,这是……”
“等一下!”赵海江猛地扭头,径直走向刚刚路过的搅拌器。
“轴承是不是有异响?你听听。”赵海江示意徒弟宋佳智上前,将一根长长的金属听针一端探到轴承位置处,另一端抵在耳内仔细辨听。“确实,可能是缺油了,我们马上处理。”宋佳智说。
宋佳智在听检设备。新华社记者袁敏 摄
记者上前试听处理前后的声音,几乎没有听出差别。“这么嘈杂的环境,你怎么一下子就能听出来?”
“刚才和你们说着话,可心思一直在这些设备上呢!我对这些设备比对自己的身体还熟悉,这么多零件,哪个都马虎不得。”近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让赵海江养成了一种特质,是敏锐,更是责任。
对赵海江和同事们来说,今年春节与往年有些不同,从1月25日到2月4日,电厂双机停产,优先保障使用新能源发电。
“最重要的是,电网会根据实际用电情况,随时通知机组启动,我们必须确保各系统和设备可以‘闻令而动’。”赵海江说,这个春节假期,20多名职工主动申请留守值班,2人一组,每2小时巡检一次,24小时有人待命。
话音未落,宋佳智在一旁打趣道:“我们是轮流值班,海江哥是一直在岗,还经常凌晨两三点钟突然想起什么事儿,给我们发消息。我们私下都叫他‘不下班的赵海江’。”
让“不下班的赵海江”挂念的,除了安全与环保,还有家人。往年,他都是和远方的家人打视频电话“云团圆”。而今年,他的妻子和孩子来到东营,一家人总算能一起过年了。
“新年有什么愿望?”记者问赵海江和他的同事们。
“妻子和孩子要到东营定居了。高兴,真高兴。”“春暖花开时,想策划一场浪漫的求婚。”“工作之余,和朋友多踢几场球。”……言语间,每个人眼睛里都亮亮的,寒风中氤氲着融融暖意。
18时许,赵海江和同事们登上了机组116.6米的最高处。辽阔的天空被晚霞染成橙紫色,落日的余晖洒在一张张冻得通红的脸上,他们站在“观景台”上凝望远方——夕阳如画,万家灯火。
“来,拍张合影吧!”记者举起相机,“3、2、1——”大家齐声喊道:“新年快乐!”(记者袁敏、王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