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这是给婆婆的纸尿裤!”

“爷爷,这是给你们买的米,几桶油,你看放在哪点?”

春节前夕,三个重庆小伙在武隆慈善协会的牵线下,将13箱尿不湿、一些米和油以及生活用品,送进了大山里的殷爷爷家,让老人过了一个开心年。

三位年轻人与殷爷爷素不相识,为啥会伸出援助之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为老人捐赠的米油和纸尿裤

钱川、王析杰、代明,三位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年轻人,原本彼此并不相识。2020年,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打游戏,在代明经营的网吧中相识,并成了好朋友。

去年3月,三人聚会,谈及创业,三人萌生了共同开设一家面馆的想法,并从每碗面的利润中,拿出一点做公益活动。他们一拍即合,随即着手寻找合适的店面、进行设计,以及装修。

去年10月底,他们的面坊在重庆沙坪坝陈家湾开业,取名“渝爱面坊”。钱川说,“一座重庆城,嘿多好心人。重庆简称‘渝’,我们也想参与一些公益,贡献自己的爱心,这一组合便有了这个店名。”

“我自己也是受到过别人很多帮助的人。”谈起做公益,钱川称,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爸爸妈妈为了养家,很早就到了城里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那段时间,周围的邻居对他们都很好,遇上啥事情也很帮忙。家里开始做生意时,也得到了亲戚朋友的帮衬,才在城市里立住了脚。

在钱川大学毕业后,他在成都干了一段时间销售。后来,回到了重庆,学习了重庆小面的制作。这次创业,正好他的手艺能派上用场。

2月5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来到了面坊,店面干净整洁,给人一种清爽又温馨的感觉。墙上面坊的介绍,尤其引人注意,店里正播放着他们去武隆捐助一位老人的视频。


三人将爱心物品搬到老人家中

钱川介绍,视频中的老爷爷姓殷,是在武隆慈善协会的牵线下认识的。老人家住武隆后坪乡,已有80岁。他的老伴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已经9年多了。老人的大儿子在外出打工的时候因为车祸导致残疾,也瘫痪在床。

多年来,老人独自一人照顾着卧床的妻子,生活主要靠低保,而家里的最大开销便是纸尿裤和护理垫,每月要占据家里开销的一半左右。


他们采购了老人急需的东西送去

“赚钱不易,更何况我们才起步,想把这爱心捐赠款都用到刀刃上,能切实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代明称,殷爷爷是他们团队决定要帮助的第一个人,为了了解具体情况,他们开着车跑去殷爷爷家三趟。春节前夕,他们采购了老人急需的东西,专程送了过去。

“爷爷,这是婆婆需要的纸尿裤”“爷爷,米和油放桌子上吗?”“你知道热水壶啷个用不,这是给你买的帕子。”“还有这双鞋子,试一下穿得不……”


陪着老人聊天

三个小伙一阵忙碌,将一车爱心物资搬运到老人的家中,并陪着老人聊天。离开时,他们还为老人送上了新春红包,希望老人能开开心心过个春节。

“谢谢!谢谢你们!”在几人离开时,老人站在屋边,不断挥手告别,直至他们的车辆消失在公路尽头。

钱川表示,对殷爷爷的捐赠,是面坊开业以来的首次爱心捐赠,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团队计划在经营的同时,持续进行此类捐赠。即使将来创业项目发生转变,他们也将会继续致力于爱心公益,通过实际行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上游新闻记者徐勤 除署名外受访者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