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2月6日电 通讯|法国高校“春节集市”里的茶香琴韵
新华社记者唐霁
2月5日中午,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的校园里,管理学专业的约翰娜和盖尔盖刚下课,就发现学校大厅已变成热闹的中国“春节集市”。品茶、写春联、穿汉服、体验活字印刷术……每个展位前,都挤满好奇的同学和老师。
两人跟着人群赶起了“春节大集”。来到茶艺展台前,她们有些拿不定主意品尝哪款茶叶。茶艺师鼓励她们大胆尝试。约翰娜选了一杯茉莉花茶,而盖尔盖决定尝尝普洱茶。
约翰娜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品尝茉莉花茶,觉得它的香味很轻盈,口感很好。”她说,她去年底开始学中文,中文很难,这杯茶先苦后甜的味道,可以同学中文的过程类比。盖尔盖说,她以前一直喝薄荷茶,普洱茶带给她一种“全新的体验”,其香醇厚绵长。
整场“春节集市”活动中,萦绕在人们耳畔的是悠扬舒缓的古琴声。一张古琴摆放在琴桌上,供师生参观,旁边播放着古琴曲《碧涧流泉》。不时有学生走上前来,向展台旁的老师请教古琴知识。
在汉服展位,一位名叫本的男学生正试穿一套魏晋时期汉服。身材高大的他穿上色彩鲜艳、图案别致的汉服,顿时成了现场焦点,大家纷纷用手机拍照。本告诉记者,他是商学院网站负责人,来这里就是想穿汉服留影。“试穿汉服是一种全新体验,中国传统服饰的颜色、款式都让我很感兴趣。”
商学院大一交换生让娜正在试穿明朝样式女装,她很喜欢裙摆的颜色和款式,让朋友帮她多拍些照片。“学校组织这种春节活动,能够把中国文化带进校园。虽然我没学过中文,但我很喜欢汉服。”她说。
ESCP欧洲商务孔子学院中文教师郎亚鲜正忙着指导参观者体验活字印刷术,好奇的学生们跟着她将中文祝福语排好版,并印在带有中国风景的名片上。郎老师准备了中国结等小礼物送给学习排版的学生们。
“请给我一个小礼物,我想送给妈妈。”来到活字印刷展位前的维克托用不太纯正的中文发出请求。如愿得到礼物的维克托告诉记者,他母亲已坚持在线学习中文5年了。受母亲影响,他也深爱中国文化。维克托是这所学校毕业生,现在创办了一家公司。
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国际项目负责人埃玛纽埃尔·赫瓦托夫介绍说,该商学院是国际化高校,有来自超过130个国家的学生在这里就读。每年春节,商学院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春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办这样的活动是让师生了解中国的好机会。”赫瓦托夫说。
和赫瓦托夫交谈时,萦绕在记者耳边的,还有古琴声,以及一段古诗朗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