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财经思享汇,作者 | 朱青翊,编辑 | 管东生
进入2025年,盛路通信(002446.SZ)动作不断。
1月3日,盛路发布贷款回购公告,宣布将斥资1.43亿至2.86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0.85元/股。如此大规模的回购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盛路通信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然而不久之后,盛路又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负值,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38600万元到77000万元。
这不禁让人疑惑,从业绩预告来看,盛路通信似乎没有贷款回购的理由,但事实上盛路的确在用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并不乐观的业绩表现究竟是何原因?盛路通信为什么在业绩颓势下仍然选择通过贷款回购增持?
经营业绩波动不断
盛路通信成立于1998年,专精于通信天线制造,2010年在深圳A股上市。此后几年,随着4G、5G技术的陆续发展,盛路也乘着行业东风稳步前进,向车联网和军工领域不断拓展。
据太平洋证券研究报告,2019年,由于受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影响,公司汽车电子和军工板块业务未达预期,子公司合正电子计提商誉有所减值,致使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
2020年,疫情导致通信网络建设延缓,公司营业收入从13.34亿元下滑至11.45亿元。同时,由于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合正汽车电子业绩下滑,盛路剥离合正汽车电子业务,导致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同比有所下降。
2021年,剥离子公司后的盛路专注于主营业务通讯天线和军工电子的发展,到2022年,公司军工电子及通讯设备业务营收占总营业收入均接近50%。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减少16.56%;归母净利0.52亿元,同比减少78.49%。
根据盛路通信2025年1月18日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盛路预计净利润为负值,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38600万元到77000万元。
子公司业务剥离导致盛路通信计提商誉减值,仍是造成盛路通信近年业绩波动的主要原因。2024年盛路继续聘请了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进行了减值测试,确认其存在明显的减值迹象,预计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计提减值金额为31,000万元至81,000万元。
业务运营方面,盛路通信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据盛路通信2024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微波电子行业客户业务出现了大幅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客户自研增加,外协采购缩量,这导致盛路微波电子业务订单减少、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业务订单减少又增大了未来订单节奏和规模的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盛路通信近年的业绩表现称得上是起起伏伏、波动不断,此时选择贷款回购似乎并不符合常理。那么,盛路此次贷款回购的信心究竟来自何处呢?
笃定未来
作为国内最早上市的天线制造企业,盛路通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信设备产业链,其产品线涵盖微波毫米波器件、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及相关组件和系统、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有源设备等领域。目前,盛路主要专注于军工电子与民用通信两大核心主业。
从行业前景看,军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微波组件市场需求也稳定增长。
据信达证券分析报告,当前我国军事现代化脚步加快,新型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与列装,有望带动对电子元件和组件等的总体需求增长,市场空间巨大。
此外,在民用通信市场中,盛路主攻的微波组件市场规模占比达38%,属于我国中上游基础器件与技术中自主可控需求强烈的一个子领域,行业发展有较大空间。
盛路通信把握住了市场发展的蓝海,在产品研发方面下了功夫。据民生证券研究报告,2023盛路全年研发投入费用达1.14亿元,同比增长5.10%,研发费用率达9.64%,同比增长1.99pct。同时,盛路在2023年新获得了52项授权专利,分布在民用通信和军工电子两个领域,丰富军民两线产品矩阵。
2024年,盛路通信继续向新兴领域全面开拓。微电子业务方面,公司成功研发了频率覆盖范围广泛(0.5-20GHz)且具备1MHz步进的高性能低相噪混频锁相频率综合器,为公司在频率合成领域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产品与技术方案;民用通信业务方面,公司完成了大口径双频双极化天线产品开发;卫星互联网方面,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了Ka/Ku频段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相关研发,助力未来天地融合一体化高速网络的发展;在室内数字化网络衍生领域,盛路通信也在继续推动业务模式从“解决方案+运营管理服务”的转型,积极开展向6G领域转型研发和技术储备。
以上种种,似乎昭示着盛路通信的贷款回购并非无厘头。自2025年1月3日发布回购公告以来,盛路接连不断获得融资买入,可见市场也对盛路贷款回购的信心表示初步认可。
当然,把握住技术优势也并不能完全抵消盛路通信所面临的风险因素。
据上海证券研究报告,随着5G基站发力接近尾声,5G建设景气度确有走低趋势。供给侧层面,宏基站建设趋于完善,运营商5G资本开支骤减,相关集采规模持续放缓;需求侧层面,主流应用场景覆盖率日渐充分,手机终端、套餐用户数量持续走高,渗透率或即将触顶,转型调整亟需完善。
盛路这一系列基于5G转型研发的产品矩阵能否逆势而上,在日趋饱和的市场中占据高地,还要经过市场和客户的检验。
此外,随着国际格局变动,贸易摩擦风险或将进一步加剧,电子科技领域首当其冲。新兴业务成长能否顺利达到预期效果,考验着盛路通信的抗风险能力。
电子科技市场瞬息万变,目前,除牢牢把握技术优势外,盛路要做的就是战胜业务下滑风险,将贷款增持的信心转化为更多的实际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