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7日讯(记者 何凡)DeepSeek的风吹到了医药领域。新春伊始,“医药一哥”恒瑞医药(600276.SH)下发文件,将在公司内部全面开展DeepSeek应用,或成为第一批“吃大模型螃蟹”的国内药企。

此外,有不少医药企业也对DeepSeek在内的大模型跃跃欲试,表示“正在评估未来如何应用”。有专家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AI通过对数据集的训练、生成和筛选,能在制药、诊断等方面为医药企业节约人力和时间。

财联社记者核实获悉,恒瑞医药近日发布企业文件《关于在公司内部全面开展DeepSeek应用的通知》,要求各体系、各部门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推动DeepSeek在公司内部全面落地和应用,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从详细工作安排来看,恒瑞医药要求各体系、各部门制定详细的DeepSeek应用计划,明确应用场景、实施步骤、预期目标及时间节点,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并于2月25日前发送至公司管理总部办公室。此外,公司将组织DeepSeek应用经验交流会,分享最佳实践,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将DeepSeek应用情况作为各级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定期跟进,落实考核。

大模型企业应用落地专家、易训公司产品研发副总裁黄斌告诉财联社记者:实际上,DeepSeek也并不是“从0到1”的创新,其大模型的训练还是Transformer的框架,包括混合专家架构(MoE)也不是DeepSeek首先提出的,但DeepSeek通过工程创新将之“玩到了极致”,同时加大强化学习(RL)而非监督微调(SFT),让大模型训练效果能持续进化,包括其他计算、缓存以及通信的优化,让DeepSeek在主要的评价指标(benchmark)上能比肩甚至超越国际领先的模型,让大众以极低的成本甚至免费享受与国际一流的闭源大模型同水平的AI服务和应用。

黄斌进一步表示,“作为企业要用到推理功能,与其他大模型相比,DeepSeek的API要便宜不少,性价比更高。一般情况下,DeepSeek不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本身还是做基础的大模型,以标准API接口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大家去调用,个性化定制并非他们的重点战略。”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生态完善,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拥抱大模型。对此,众生药业(002317.SZ)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已经关注到DeepSeek的快速发展及应用,DeepSeek展现了中国科技力量。公司内部目前暂未开展全面的DeepSeek应用,未来,公司会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利用AI技术优势赋能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海正药业(600267.SH)和荃信生物-B(02509.HK)方面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也分别表示,“现在公司上下都在学习和理解AI技术和工具,正在评估未来如何应用。”“公司正积极关注AI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针对医药领域,黄斌表示,DeepSeek具有自我进化、自我学习的能力,在不需要那么大算力需求的前提下,首先,DeepSeek可以指导基于AI的制药研究,通过对庞大数据集的训练、生成和筛选,探索更广泛的化学可能性,同时也可以模拟化学链式反应,帮助解决例如研发中的化合物特性优化。第二,医药企业可以结合金标准(标准诊断法)训练医学图像诊断模型,能够更高效地去辅助医学影像领域;第三,大模型可利用巨大的知识库加推理模型,对病人信息进行辅助诊断和康复建议。

但也有CXO公司人士认为,使用AI大模型时,需要在技术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找到平衡。其告诉财联社记者,AI大模型需要大量数据训练,可能涉及客户或患者的敏感信息,数据泄露或滥用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声誉损失和罚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