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法治日报》头版

原标题

安商 亲商 暖商

安徽政法机关不断提升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能力

本报记者 李光明 范天娇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法治保障。

近年来,安徽政法系统不断提升法治保障能力和水平,紧扣市场主体需求需要,持续推动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供给,提高案件办理质效,落实落细护企惠企各项举措,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切实之举、务实成效提振市场发展信心,增强企业投资经营干劲,企业对法治环境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努力书写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安徽答卷。

“安商”护航

2024年9月9日,经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对全省首例“种子”商业秘密案进行宣判,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对骗领国内某知名种业公司亲本种子种植销售的邓某等四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办理难度很大,我们多次与公安机关开展案件研判,并聘请稻种专家辅助办案,在坚持证据审查规则的基础上,推动商业秘密确权与存证模式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种子研发企业的合法权益。”合肥高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顾克说。


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起诉知识产权犯罪1234人,办理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案件133件、同比上升270%,为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安徽公安机关对涉企警情集中接处、涉企案件“有案必受”,去年快侦快办涉知识产权及制售伪劣商品领域刑事案件1043起,非法经营、合同诈骗、串通招投标等侵企经济犯罪案件1100起、帮助企业挽回损失2亿余元。针对具有高隐蔽性的企业内部腐败问题,去年8月,合肥市公安局指导合肥市5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发起成立全省首个企业内部职务犯罪预防联合会,开展反舞弊、抓预防、强内控、助打击等工作。


市场活力的激发离不开高质量制度供给保障。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牵头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983件,

从制度层面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构建更优政策体系。


安徽政法系统坚决打击侵企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垄断经营、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等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共打掉黑恶犯罪团伙142个,破获刑事案件4071起,“查扣冻”涉案财产8.75亿元。

“亲商”减负

如今,在芜湖市繁昌区,开展行政检查前,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先“亮码”,被检查企业可以“扫一扫”了解执法人员、检查依据等信息,并对执法过程进行评议。


“从发起任务、亮码检查到评价反馈全在线上进行,形成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执法监督部门可溯源、市场主体可评价监督。”芜湖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相关负责人说,开发运用“检查码”是芜湖市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


自去年5月起,芜湖市先后发布两批“综合查一次”重点行业联查事项清单,将34个行业领域原有的194个检查事项整合为46个联查事项,并探索建立“自查清单+预先通知+柔性监管”工作机制,在减少企业迎检负担的同时,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改革以来,芜湖市累计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企业1434家次,减少企业迎检次数2305次,同比减少约61.6%。


马鞍山市公安局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探索开展公安“无证明办事”创新工作,由周克武科技创新团队研发“警民通·马上办”无证明办事系统,实现群众和企业“无感”办理多项公安业务。截至目前,马鞍山市证明材料免提交率达92.8%,累计为群众和企业免证办17万件次。


想企业所想,供企业所需,安徽政法机关立足职能,优化“亲商”服务,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政违法“轻微免罚”等多项工作出新出彩。


“公共政策和政府履约践诺事项兑现率达94.8%,‘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兑付资金77.7亿元、惠及企业1.3万余家。全面推行轻微违法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处理轻微免罚轻罚案件3.4万余起,为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减免罚款3.8亿元。”安徽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负责人说,全省持续优化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清单化推进2024年度77项任务举措,企业对法治环境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

“暖商”解忧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工商联等15家省直合作单位深入推进诉调对接,会同省总工会推动全省16个市实现“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全覆盖、实质化运行。去年以来,全省法院委派总工会、工商联调解案件9万多件。


作为全国实现省市县三级综治中心机构化、实体化的省份之一,安徽着力推动“一站式”解纷平台建设,目前已建设线下实体平台708个、线上调解平台新入驻各类调解组织4000余个,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多元的解纷服务。


如何让企业发展无忧,安徽各地政法机关想在前、干在前:


法院系统深化立案服务一站通办,大力推行网上立案、在线保全、电子送达等线上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等系列活动,巩固“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制度,三级院检察长接待民营企业负责人1013人次,解决实际问题670个;


公安机关组建“安商护企轻骑兵”,通过集中宣讲、主题沙龙等形式,开展宣传走访活动355场次,覆盖企业人员5000余人;


司法行政机关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等活动,推广“六尺巷工作法”,深化“一杯茶”“作退一步想”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调解品牌建设,助力涉企纠纷快速化解;


2024年以来,安徽政法机关深入开展各种安商、亲商、暖商等护商活动,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不遗余力为企业发展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省政法系统将以市场主体司法需求为导向,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结合,着力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善意文明的法治供给、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推动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护航,让企业和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安徽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第8274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审核丨吴贻伙

来源丨法治日报

编辑丨李昂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