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信阳市教育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忠诚践行“两个更好”重大要求,围绕“1335”工作布局,锚定“品质引领 基础教育树信阳品牌,全省领先,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大别山区域教育体育中心建设,以冲刺的劲头、决战的姿态,铆足干劲提质量,全力以赴促发展,全市教体系统的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信阳教育体育”这张名片愈加闪烁。为展示一年来全市教育体育发展成果,信阳市市教育体育局特推出《创新拼搏当前锋》专栏,向您展现信阳教育体育精彩答卷,今天为您展示2024全民健身篇。
2024年信阳市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为形成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人群共享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下良好基础,群众体育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促进人民群众对体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高。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持续完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服务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目标任务,各类健身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各县区基本建成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综合性体育场馆,大多数乡镇(街道)建设有小型文体广场。“十四五”期间,争取中央资金6300余万元,支持4个体育公园建成,投入市级体彩公益金3000余万元,在中心城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498个,其中全民健身路径工程97套,笼式篮球运动场35个,笼式足球运动场20个,羽毛球场地30个,室外乒乓球台129个,其他类型健身设施187个。新建或改扩建足球场88块,其中标准足球场15块。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为老旧改造社区和城市公园绿地增设乒乓球台等设施80件。全市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城市社区基本建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截至目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2平方米。
广泛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
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利用重要时间节点,以新年登高群众健身大会、全国自行车公开赛、“三山同登”、群众龙舟大赛、全市工间操大赛、“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2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以及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佳节和节假日系列活动为引领,举办市、县(区)级群众性体育活动300余场次。宣传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带动271.5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比达到41.2%。
积极健全各类体育社团组织
“十四五”期间不断加强规范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社团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活动比赛制度,活动开展经常化;骨干队伍标准化。全市共有各级各类体育协会265个,其中市级单项体育协会36个,县区级单项体育协会、体育社团229个。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培育体育骨干和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到2024年全市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9400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约为2.9个。每年开展信阳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走基层送健康”志愿服务活动10次、服务各类人群5000余人。广泛开展国民体质测试服务,体质测定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2.1%。
下一步发展策略
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全力抓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挥市、县(区)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为抓手,有效扩大优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和老年人、残疾人健身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身服务多元化。统筹城乡全民健身设施布局,持续推进资源向社区、乡镇倾斜,推动全民健身资源配置均衡化。制定并落实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性文件,强化全民健身工作监督与考核。
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服务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针对我市城市、乡镇特点、人群结构和群众健身需求,实施场地设施提升行动,落实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扩大健身设施增量、提升健身设施质量、用好健身设施存量,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开放服务水平和综合使用效益。积极打造“体育+公园”的全民健身绿色模式,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加大各级资金配套,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支持县区加快建成“两场三馆”,推进乡镇、行政村健身设施更新提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多元化、高质量的健身场馆和健身场地,参与全民建设场地设施的运营管理。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工作和体育公共场馆运营工作的监管,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工程,提升场馆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提升体育组织和科学指导队伍建设
继续努力健全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加强规范体育社团组织建设。继续大力发展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年开展4次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在教育培训班,同时要求各县区体育行政部门积极培训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提升能力,激发活力。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继续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重点,贯彻落实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努力办好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意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因素,宣传营造体育氛围,引领群众美好健身生活。充分发挥我市山、水、茶等自然禀赋,把赛事放到山水之间,强化创新思路,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系列赛事活动。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积极打造大别山系列红色品牌赛事。结合河南省社区运动会,将赛事活动下沉至乡村、社区,让人人都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继续办好五月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日活动、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信阳市工间操大赛、信阳市“共享太极 共享健康”太极拳大赛,全国妇女广场舞大赛、河南省社区运动会等在全国、全省、全市影响较大,参加人员广泛,深受群众欢迎的大型群众体育“品牌”赛事和活动。
推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持续推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倡导“运动是良医”理念。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指导科学健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进市、县二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促进体质测定网点向城市社区、乡镇延伸,要定点开展日常化、公益性的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深入基层开展体现特定主题、针对特定人群的体质测定、评价与健身指导活动。建立受测人员健康档案,制定运动处方,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