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员工开展观冰测验。

春节期间,受寒潮天气影响,湖北孝感迎来持续性雨雪冰冻天气,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运维的多条输电线路出现覆冰。该公司前后方20名运维人员节日坚守岗位,穿梭在冰天雪地,做好应急准备和值班值守,开展隐患排查、设备特巡、覆冰观测,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欢度佳节。


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员工踏雪巡检保电。

重载无人机:电力“御冰”用上“杀手锏”

“风速11米/秒,气温零下5摄氏度。”2月2日9时,海拔400多米的孝感市大悟县芳畈镇吴河村山顶,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孝感巡检管理中心巡检员工赵军和吴环宇双颊冻得通红,他们用无人机、测风仪等设备对500千伏孝浉一二回线开展线路覆冰观测和特巡。

当天,孝浉二回107号塔所在山上银装素裹,保电特巡作业现场,线路和铁塔杆被厚厚的冰层紧紧包裹,冰层晶莹剔透,却也暗藏危机,对电力传输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因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山上塔位的部分地线覆冰厚度达1.6厘米,面临严重安全隐患。为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该公司紧急行动,启用重载无人机开展地线除冰。


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员工运用重载无人机开展线路除冰作业。

“传统除冰方法效率较低,且难以满足复杂地形的作业需求。”赵军介绍,500千伏孝浉一二回线属于连接湖北河南的重要跨省线路,所处地区地势复杂,群山环绕,给除冰作业带来极大困难。为此,该公司采用重载无人机开展除冰作业。

“赵军,注意调整飞行高度,避免与线路碰撞。”该公司作业人员郭振宇手持遥控器,冷静分析,沉稳发出指令,同时手指在遥控器上灵活调整着无人机的飞行路线。

“收到,正在调整高度。” 赵军全神贯注地操控着重载无人机,双手紧握遥控器,手指不停地调整着飞行姿态。将重载无人机悬停在导线上方,启动除冰装置。

“嗡嗡......”随着除冰装置的启动,高频振动使地线上的覆冰迅速掉落地面。此时,安全员周靖也穿梭在作业现场,不时提醒作业人员保持安全距离,注意防范各类风险。

“发挥重载无人机机动性强、操作灵活的优势,高效完成除冰任务。”该公司孝感巡检管理中心负责人庞文韬介绍,重载无人机解决了传统除冰装置在山区跨越峡谷、河流等输电线路段作业受限的技术瓶颈,极大提高了除冰效率。

为应对此次除冰工作,该公司提前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除冰作业。经过5天连续奋战,成功完成多条输电线路的地线除冰任务,保障了跨区电网和湖北主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集装箱“观冰站”外景。

特殊的集装箱:山上巡检工的第二个家

陕北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陕湖线)是国家西电东送、“四横四纵”大通道之一。大悟地区作为陕湖线湖北段的重要节点,其地形、气候是影响线路运行重要因素。

大悟大山深处陕湖线1898号附近有一个特殊的集装箱,这个长6米宽2.4米的集装箱内,床是几张木板拼凑而成,一桌一椅一床构成了室内摆设。


集装箱“观冰站”外景。

“这个看着普通的铁箱,就是观冰站,也是工人们每年冬天的第二个家。”观冰站主人,该公司巡线班张汀打趣道,该公司孝感巡检管理中心距离陕湖线巡检点位需3小时车程,而周边荒无人烟。为提高山区巡检效率,及时掌握线路底数,观冰站应运而生。冬季恶劣天气,观冰站成为工人们的临时住所。

据悉,观冰站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只有冬天才会迎来一群追着风雪跑的保电人。春节期间,笔者跟随该公司保电人员一路翻山越岭,在滴水成冰的气候里,大家秒变山顶“冻”人。“耳廓和手都起了冻疮。脚和手在出发时冻得像冰,行走一小时后就热得发烫。”张汀说,常年行走深山老林,大家练就了“活地图”的本领,哪条线路区段容易覆冰、哪个区段是防山火的重点,张汀和队友心中门清。

春节期间,该公司保电人员以观冰站为支撑对陕湖线湖北段的电力线路进行监测,实时掌握线路温度、负荷等参数,同时采用无人机+人工巡查等方式对线路覆冰进行观测分析,用坚韧和毅力筑起电网安全防线。(图/文 张秋怡、郭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