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残军师长李国辉来到曼谷,见李弥夫妇挥霍无度,回到金三角后失望道:“李长官夫妇给服务生的小费,比士兵半年薪水还多。这样下去,我们还有什么盼头?”
李国辉从属于李弥当初的第八军,在李弥手下是一个团长。
可是在滇南战役后,国民党在大陆留下的最后一支重兵——第二十六军和第八军在1950年年初就被解放军击败,李弥坐飞机逃往台湾,部分残兵败将就赶快逃到缅甸。
而李国辉就是逃往缅甸的一员,由于身边没有职务比他高的长官,于是他手下的八百人便听从他的指挥,尽力在缅甸生存。
没多久李国辉部遇到了第二十六军的一个副团长谭忠,谭忠手中也有一支队伍,人数上比李国辉略小。
李国辉和谭忠在磋商下决定合兵一处,加上收编过来的土匪恶霸以及因故暂留在中缅边境的200多名中国远征军,李、谭两人在缅甸纠集了2000多人的队伍,而这支队伍也是后来国民党部队在缅甸“大杀四方”的源头所在。
缅甸方面当然不允许李、谭二人在他们的国土搞事情,于是便一而再的警告李国辉赶紧离开缅甸,否则他们将会以武力清缴他们这支武装。
李登辉当时也很不好意思,但他无路可退,台湾方面能够给他们的只有5万泰铢的支持,他的的生存也十分艰难。
于是李国辉便派人去找当地缅甸长官协商,希望能给他们宽限一些时日,谁知缅甸方面很是强硬,不但不答应,还立即出兵攻打李国辉他们,一次突如其来的武装冲突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但李国辉和谭忠打着打着,立马发现对面地缅军战斗力那时如此低下,根本不是一支正常经过训练的军队的样子。
而这些国民党残部虽然是惨败之师,但好歹打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这些跟小孩一样地缅甸军队跟玩一样。
于是,缅甸方面不但没能完成清缴国军残部的目标,还丢了一大片自己控制的区域。
而在缅甸活动的这支国民党残军也就正式进入了“小李将军时代”。
消息传入台湾,蒋介石很是高兴,他认为他手下的部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要大大支持这些部队的发展,最好能够在未来用于反攻大陆,重新掌握先前的政权。
于是蒋介石便派李国辉的老上司,当时正独受蒋介石“恩宠”的“逃跑将军”李弥前去缅甸主持大局,尽快实施蒋介石的反攻计划。
李弥也是一个人才,他与中共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他被红军暴打受伤,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接连惨败,在淮海战争中靠着逃跑技能躲掉了解放军的搜查,回到蒋介石身边依然受蒋介石重用。
李弥很快根据蒋介石的指示来到缅甸,他的到来重新分配了这支缅甸残军的权力格局,李国辉依然在李弥手下做事,是部队里的二号人物。
谭忠因为和李弥没有交情受到排挤,职位并不怎么高,李弥还在部队中安插了亲信去制衡那些不服他的,而他自己则在拿出自己的十万美元钱财当作军需后就跑到泰国曼谷遥控指挥。
李国辉后来汇报工作,都要去曼谷亲自找李弥,而李弥贪污受贿,挥霍无度,一不小心让李国辉看到了他自己在泰国的本来面目,才发生了故事开头的那一幕。
李国辉见长官如此,也顿觉心灰意冷,这段时间他的权力一直在被李弥带来的亲信分食,他也不愿意为了权力抛弃人格,于是索性不争不抢,后来直接退出缅甸回到台湾养老,也算是善终。
相比于李国辉的结局,李弥则有点搞笑,他在掌握大权后还真的体验了暴打缅甸军队的爽感,甚至当着镜头说自己当一个“缅甸王”不费吹灰之力,这自然引来了蒋介石的猜忌。
由于在缅甸过于嚣张,事情闹到了联合国,1953年,解放军配合缅甸军队针对国民党的这支残军进行惩戒。
李弥大败,在次年带领军队撤回台湾,后来再也没有受到蒋介石的重用。